【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愈來愈多美國人決定提早分配財富,成立私人基金,並雇用子女主持或擔任理事,促使家族共同合作和支持自己的理想,「生前餽贈」正日益流行。
過去十年,美國獨立基金總數達到六萬三千零五十九個,其中九成是家庭基金。成立基金的不只是超級富豪,許多靠著節省儲蓄和明智投資的普通人,也都採用生前餽贈,甚至資助收入比他們高得多的成年子女。
蓋洛普機構調查一千多人發現,二成六因親人去世分到遺產;二成八預期親人去世後可分到遺產;二成二曾從仍在世的親人手中,獲得大筆餽贈,而獲餽贈者四成八用來支付購屋頭款,一成四購車,一成一則支付大學費用。
很多人都巴望繼承遺產,但很少人如願。美國退休人協會二○○四年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只有二成家庭繼承財產,繼承所得的中間額為五萬美元。只有二成四遺產超過十萬美元,且繼承者多是資產淨值超過四十五萬美元的富裕階層。
波士頓學院財富和慈善中心八年前提出新的經濟模式,預測從一九九八年到二○五二年的五十五年間,至少將有總值四十一兆美元的財富「世代轉移」,其中二十五兆將由後人繼承,其餘用於繳稅和慈善活動。
這種「歷來最大財富轉移」的展望,使許多債務纏身的嬰兒潮一代,巴望靠著較節省的父母擺脫債務。但財富分析家和一些團體批評,這種估計太過樂觀,並沒有顧及醫療費用高漲和壽命延長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