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篆書的《心經》抄寫修持,寫著寫著,覺得好像在畫畫。還好,曾學過李斯的《嶧山碑》,對篆書稍微有點概念,否則真的就是「照著畫」,若不知筆畫順序,也難體會小篆那種分布均勻、左右對稱、平衡穩定的極致之美;原來,這是李斯參與統一文字所創造出比大篆較簡略的新文字,稱為秦篆,又稱小篆,成為當時官方文字。
高中時學過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那時不知道顏真卿,只覺得這書法怎能成「家」;原來,米芾就曾說過「顏書筆頭如蒸餅,大醜惡可厭」;及長,接觸多了,才開始懂得欣賞那特有的骨力挺拔、融入了篆隸筆法、圓潤渾厚之美;如果沒有一定的功力,是完全學不來的。
抄經、練字中,同時讀人讀歷史,心神融入,才能與古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