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從小喪失視力的張國正,憑著過人的毅力與音感,精通各項樂器,不論電子琴、爵士鼓或喇叭等管樂,信手捻來,節奏分明,旋律流暢,一副演奏家的架勢,若不仔細觀察,很難看出他是盲胞。
「上帝為你關閉一扇門,必定會為你開另一扇窗。」張國正說,因此,他從小就對音樂很敏感,很多樂曲聽過一次之後,就能哼上幾句,通常在三次以內,就能把整首歌的曲子背下來。
但要透過樂器把樂曲表現出來,對盲胞而言,門檻相當高,在學習樂器演奏方式的過程中,耐力、毅力、努力,都要比一般人多付出好幾倍才行。他表示,例如爵士鼓鼓面大,組合相對簡單,只要熟悉位置,演奏方式和節奏可以自己揣摩。電子琴鍵盤多,還有節奏鍵,按鈕又小,對盲胞而言,要精確的一次到位並不容易,只能勤加練習。
在自己摸索的時期,張國正就已培養出演奏樂器的基礎,後來進入啟明學校,得到專家指導,演奏技巧逐漸精熟。對他而言,學樂器是一通百通,只要掌握其中共同技巧,學習不同的樂器都很快速。
張國正是台中市盲人福利協會樂團的成員,盲人樂團為了餬口,經常應邀南北奔波演出,因為張國正各種樂器都能來一下子,遇有樂團成員無法成行,他總是扮演「救火員」的角色,因此有「班長」的封號。
台中市盲人福利協會理事長劉慶稱讚張國正是「盲人之光」,因為對其他的盲胞而言,一輩子能摸熟一種樂器就算厲害了,但他卻能熟悉各種樂器,且演奏水準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