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比病毒可怕 佛光人印度賑饑

人間社記者心晝加爾各答報導 |2020.05.30
2561觀看次
字級
印度的西北方的拉達克海拔近五千公尺,佛光會拉達克協會日前於雪山下發放民生物資,援助偏遠山區弱勢居民。圖╱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提供
大吉嶺協會的救濟覆蓋山區二十三個村莊,逾一千四百一十二個家庭受惠。圖╱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提供
大吉嶺協會不斷接獲陷入糧食短缺危機的民眾上門求助。 圖╱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提供

【人間社記者心晝加爾各答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印度目前已超過十六萬五千三百八十六人確診,而且嚴重的幾乎都是主要城市,包括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等,全國封鎖期也再度延至三十一日。許多失業勞工受困異鄉,對他們來說,飢餓與生存比防疫更為迫切。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看到印度勞工與貧民的需要,兩個月來透過當地六協會積極投入慈善救濟工作,共發放逾六萬五千公斤糧食、近兩千七百份午餐、上萬片口罩、兩百套防護衣等物資,更將援手伸至海拔兩千公尺以上的大吉嶺、近五千公尺的拉達克偏遠山區弱勢居民,所有慈善救濟活動共近四千七百戶家庭、一所兩百多人老人院受益。

慈悲無界限 弱勢免於斷炊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表示,疫情期間,秉持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與行菩薩道的精神,世界總會副祕書長覺誠法師指導覺門、妙如兩位輔導法師,主動關心印度佛光會員的情況,並給予協助,同時率領印度古笈拉、清奈、海德拉巴、加爾各答、大吉嶺、拉達克六個協會,為受苦的印度勞工與貧民奉獻微薄之力。

其中,四月分時,加爾各答協會會長楊桃容號召幹部與會員捐款採購三百公斤大米,以及四十公斤的扁豆與砂糖,發揮慈悲無界精神,送至天主教The Little Sister of the Poor開辦的老人院,協助他們解除糧食危機,救助兩百多位老人免於斷炊。

緊接著,楊桃容馬不停蹄帶領幹部與會員備辦更多的大米與扁豆,發放給因封鎖多日三餐困難的日薪勞工們,多日來發放逾兩千多公斤大米、四百五十公斤扁豆,計有近五百個家庭受益。

全國封鎖令 衝擊民眾生存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指出,印度全國實施封鎖政策,對民眾造成很大衝擊,位在東北方的大吉嶺民眾也不例外。因位處高山,人民依賴茶園與旅遊業維生,日用品、食物、蔬菜等均須靠平地輸入,因此當封鎖令執行逾兩周後,大吉嶺百姓便已陷入糧食短缺危機,大吉嶺協會不斷接獲民眾上門求助。

於是,在協會督導法忍法師、會長Jambu Lama與祕書Nima Gyamtsho Sherpa的合作之下,針對山區茶園勞工與貧困的民眾展開糧食發放,卻一度因需要救濟的民眾實在太多,救濟金一度用罄,只好向世界總會求助,幸好很快獲祕書長覺培法師,以及副祕書長覺誠法師回應,持續展開救援。

大吉嶺協會的救濟覆蓋山區二十三個村莊,發放了逾七千公斤大米、一千四百公斤豆子、兩萬兩千五百九十二公斤蔬菜、一百四十份口罩,逾一千四百一十二個家庭受惠。

拉達克協會 研擬長程救濟

另外,位於印度的西北方的拉達克,在喜馬拉雅山脈最西邊,海拔在三千至七千公尺之間,是世界上最崎嶇、最荒蕪的山地之一,但也阻擋不了新冠病毒侵襲。第一個確診案例是來自Chuchot村的六十八歲老人,被確診後該村即刻被封鎖,患者接受隔離治療,當局也很快的設置收容中心。

世界總會表示,如同大吉嶺一樣,拉達克民眾生活所需得靠平地或首都德里運輸。封鎖不斷延長,導致當地民眾生活日益艱難。拉達克協會副會長Padma Stanzin帶領理事Nawang Thinless等幹部,研擬救濟方案,不僅發送逾千份營養午餐予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以及殘障人士等;也發放糧食給住在海拔近五千公尺高山、只能居於帳篷的貧民與弱勢族群。此外,拉達克協會還捐贈百件防護衣具給疫情治療醫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