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隍」、「府城隍」誰大? 應該探究

王浩正(新竹市/歷史教師) |2007.08.23
28455觀看次
字級

農曆七月鬼門開,某報報導新竹「都城隍廟」進行夯枷儀式,信眾脖上掛著紙製枷鎖,繞行市區,象徵除罪。記者內文描述,新竹「都城隍廟」是全省位階最高的城隍爺,為何稱為「都城隍」,與一般的「城隍」有什麼差別?

其實「都城隍」就是城隍,但城隍「官位」有別,才有新竹自稱位階最高之事,但就筆者記憶所及,台南「府城隍廟」也自稱是全省位階最高的城隍,究竟誰的「官」大?

據該報台南記者去年的報導,康熙二十三年清朝在台南設台灣府,因此台南的城隍廟屬「府城隍廟」;該報導並引述成大歷史系副教授何培夫說法,「府城隍廟」位階比縣、鎮或「都城隍廟」都高。

何副教授的說法想必經過史料考據,有一定可信度,但似乎還可推敲,因為按理「都城隍廟」位階應高於「府城隍廟」,問題是台灣真的有「都城隍廟」嗎?

史籍記載,祭祀城隍始於六朝,至唐漸盛,至宋始載入祭典。五代至宋初,把政績良好的去世官員視為城隍,即在陰間繼續做官,協助地方治安;宋朝以後,城隍祀遍及天下,只要有城池就有城隍廟,但沒有「官位」高低之分。

明朝初年,開始把城隍分為都、府、州、縣四級,依次封為王、公、侯、伯。「京都城隍」官居一品、「府城隍」二品、「州城隍」三品、「縣城隍」四品,興王之地(指開封、臨濠、東河、平滁四處)的城隍也冊封為王,屬於一品的「都城隍」。

筆者去電該報新竹記者詢問,得到答覆是,都城隍廟是清代「冊封」,沒有問題,再查新竹縣府文化局網站,也是同樣說法,但清代只在台灣設「府」,並未建「都」,新竹也未成為台灣省都,照說台灣應該沒有「都城隍廟」。

不過,新竹市政府觀光網說明,一八七五年淡水、新竹分治,設台北府,但府治仍在新竹,所以城隍爺晉升為「府城隍│綏靖侯」;一八八八年,林汝梅在新竹舉辦全台護國佑民法會,成為全台代表性的城隍廟,因此次年改封為「晉封威靈公,新竹都城隍」,是全台唯一的都城隍廟。

新竹城隍「升格」為「威靈公都城隍」的經過,民間有一些說法,但大都僅是傳說,遍查台灣史料或官方文書,都未提到此事經過,由於找不到史料佐證,最近,淡江大學歷史系研究所學生在網路上撰文,認為新竹城隍可能是新竹人自己升為都城隍的。

新竹「都城隍廟」、台南「府城隍廟」誰最大?史學界迄今無定論,而且上月二十五日「中國台灣網」報導稱,新竹都城隍廟也許是從大陸分靈而來,並非台灣在地的都城隍爺。

但無論如何,這個問題有必要深入探討,免得兩地民眾「比大」,徒然傷了和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