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洗腎健保支出超過500億元,平均每名洗腎患者花費60萬元。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在衛福部長陳時中計畫調漲健保費之前,健保已經連三年虧損,根據健保署統計,106至108年即虧損超過700億,107年醫療支出前10大疾病,慢性腎病排名第一,年花健保約新台幣522億元,第二名是口腔及唾液腺之疾病,第三名則是糖尿病。
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資料,107年(2018)健保支出最高的10大疾病排行為慢性腎臟疾病,就醫人數約38.9萬人,醫療費用約522億元。其次是口腔及唾液腺之疾病,就醫人數約1163.9萬人,醫療費用約456億元;第三為糖尿病,就醫人數158.5萬人,費用約318億元。其他疾病依序為高血壓、腫瘤治療、腦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流感及肺炎等等。
延伸閱讀》防疫後下一個挑戰! 健保費率調漲 量能付費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曾表示,慢性腎臟疾病蟬聯健保支出10大疾病首位,包含洗腎及還未洗腎但腎功能已經不好的病人。根據統計,2018年有9萬人曾經洗腎,目前還有8.3萬人持續洗腎。
慢性腎臟病支出高居不下的原因,蔡淑鈴解釋,高齡社會人類壽命延長,腎臟功能可能會退化,加上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3高慢性病如果控制不當,也會增加腎臟功能負擔。根據統計,洗腎病人中,前期有5成都有糖尿病問題。
蔡淑鈴提醒,預防慢性腎病的關鍵是要從飲食控制,少鹽、少油、少糖,預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加上運動,有助讓腎功能維持更久。
要減少洗腎人口,換腎也是路徑。不過,蔡淑鈴表示,換腎後的5年存活率雖比洗腎高,但因文化使然,器捐風氣不盛,活體加上大愛腎臟一年僅300、400人,遠遠趕不上換腎需求,鼓勵器官捐贈還需要長期努力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