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能源總署(IEA)十四日表示,嚴厲的新冠病毒防疫封鎖措施,各國陸續鬆綁,加上原油產量大幅下降,有助國際油市在「黑色四月」後回穩。
法新社報導,IEA在最新月度報告中說:「在那之後,(油市)前景有所改善,而油價雖仍遠低於新冠病毒危機開始前的水平,但已從四月低點回彈。」
IEA表示,四月報告焦點放在疫情大流行導致消費銳減,引發「具歷史規模的需求受挫」。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發動價格戰,使本已過度飽和的油市又增加更多原油供應。
上述種種原因導致油價觸及逾二十年來低點,一度跌至前所未見的每桶負四十美元。在這之後,沙烏地和俄羅斯終於達成協議,同意整體每天減產九百七十萬桶原油。
而後沙烏地承諾進一步減產,同時非OPEC國家,尤其是美國,也都大幅減產原油,設法穩定油市。
IEA表示,油價近期恢復,是因為「各國鬆綁封鎖措施,更重要的是,除OPEC+協議做出的承諾,非OPEC國家也大幅減產」。
IEA說:「我們估計,五月底前,全球生活在某種形式限制下的人數,將從近期高峰四百萬人,降至約二百八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