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號颱風黃蜂生成 下周梅雨來臨全台有雨 |2020.05.14 語音朗讀 170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今年第一號颱風黃蜂生成,昨(13)日晚間已成長為中度颱風,要關注這一兩天的發展動態。示意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天氣風險WeatherRiskMedia【本報訊】今年第一號颱風黃蜂生成,目前位置在台灣南南東方約1250公里的海面上,接近菲律賓中部島嶼,持續往西前進,昨(13)日晚上成長為中度颱風,下周二(19)、三(20)可能會配合上鋒面,提供暖溼的水氣下雨,這就是典型梅雨鋒面的特徵,全台都有顯著雨勢,彭啟明博士在臉書天氣風險表示,由於未來太平洋高壓有略往東偏移的趨勢,也將讓未來一兩天,颱風路徑有北轉的分量,周六(16日)時的颱風中心可能就沿呂宋島北上,結構將會被破壞,會顯著減弱,不至於繼續成長,成為大黃蜂。周日(17日)將在台灣東南方海面通過,這時的強度可能會維持輕颱或是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離台灣陸地都還有段距離,對台灣直接影響不大。圖說: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顯示,中度颱風「黃蜂」以每小時12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圖/氣象局提供這是目前的預估,未來的變數仍是黃蜂颱風和菲律賓陸地的交互作用,因為轉向的角度如果偏向呂宋島多,就如預期,如果只是沿著海岸北上,影響就會少一些,目前對台灣影響不大。最重要的是下周天氣,目前在長江流域附近有鋒面系統逐步發展,北方仍有冷空氣醞釀往南推,預期下周一、二鋒面將會南移到台灣北部海面,周二開始鋒面將逐步影響台灣連續好幾天。由於目前南亞印度洋附近上,整個環境場正在調整改變,除了有氣旋可能生成,更會啟動今年的西南季風。下周二開始連續好幾天,台灣各地都會有顯著的雨勢,大氣也會很不穩定,應趁這幾天晴朗穩定的天氣,預做防汛的準備因應。台灣的梅雨鋒面是很重要的降雨來源,尤其目前中南部的旱象很需要一場足夠的降雨補充,但解決旱象和淹水也不過是一線之隔,提醒您要提高警覺。圖說:下周二開始連續好幾天,台灣各地都會有顯著的雨勢。圖/unsplash這幾天台灣各地是典型的夏季天氣,中午高溫西半部上看33~36℃,靠山區仍有午後熱對流發展機會,尤其是中南部山區,仍要留意閃電雷擊。昨天有些境外的空氣汙染物移入,北部的空氣品質較差,今天仍會略差一些,尤其午後加上大氣光化反應,西半部在午後可能都略差,主要是臭氧及細懸浮微粒,容易讓您眼睛易流淚,提醒您戶外活動要留意即時的汙染濃度,適時減少劇烈活動。 前一篇文章 「珍珠芒果」大賣 竟是美麗的錯誤 下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新紀錄! 首度連七天0確診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