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夏季電價於每年六月開始實施,今年由於新冠疫情,倡導民眾少出門、在家上班,加上企業亟需紓困,工商團體因此呼籲政府應取消夏季電價。不過距離六月剩不到一個月,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天在立院受訪時指出,夏季電價確定不會取消,除了考慮公平性,也因台電的財務考量。另外根據台大最新能源轉型調查,逾六成民眾為了能源轉型接受多付電費。
沈榮津指出,目前台電已經針對營業額減少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五十的衝擊產業給予電價打折,如果在這時候,又取消夏季電價的話,雖然對於已經受困產業等於加碼,但沒有受困的產業也「搭了便車」。夏季電價是因為負載管理成本較高,才會調高,事實上全年的電費是不變的,要協助產業也需要考量,除了合理、公平性之外,還要考慮到台電財務,再取消夏季電價,對台電會造成相當大的財務壓力。
一成九民眾 堅拒調漲電價
經濟部估計,二○二五年電價約為三點零八元至三點三九元,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昨發布最新能源轉型調查,七成八民眾贊成二○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超過兩成,逾六成民眾為了能源轉型接受多付電價,其中三成五民眾每度電價願付到三點一元以上,也有一成九民眾堅拒調漲電價。在能源轉型上,不到三成民眾信任政府,六成信任專家學者。
台大風險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表示,每兩年都會發布能源轉型調查,目前由於蔡總統即將展開第二任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下有必要加緊綠色紓困、綠色振興布局,呼籲政府及企業因應國內外最新變局及民意調查,實施改革性措施。
民調顯示,一成九民眾不願為能源改革調漲電價,但六成民眾願意多付電價,主因是希望改善空氣品質、降低碳排放及核災風險等。以核養綠發起人黃士修則說,大眾談到再生能源,都會裝模作樣說願意多付錢,「但都是嘴巴說說不願身體力行」,二○一四年馬政府曾推出綠色電價,讓民眾自願認購綠電,但每度電多零點六元,結果認購量很少。
降低碳排量 爭取民眾支持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則表示,政府若預先規畫電價調整作業,並且清楚向民眾說明是為了改善空汙、降低碳排放量,就能爭取民眾支持,而非每次都說不漲價台電就會虧損。
另因應台商回流,超過八成民眾支持訂定能源效率審查制度,要求台商回台投資承諾使用再生能源。近六成支持新冠肺炎紓困方案應加入能源轉型,逾七成七認為政府提供航空業紓困貸款,應附帶減碳要求。
周桂田說,即使台灣社會有不同政黨傾向,也因為氣候變遷、世代正義等因素,民調顯示能源轉型已邁向主流,政府應確立國家級氣候變遷、能源轉型行動策略,包括行政院要設立氣候行動內閣,總統府組成行動委員會,並召開氣候公民會議,共同訂定氣候變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