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院調查預估,台灣跨境電商交易額占整體國內電商市場僅約5%(圖/資料照片),遠較全球22%低,成長空間仍大。
【本報台北訊】新冠病毒疫情有減緩跡象,各國開始考慮解封,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動,而台灣也積極思索「後新冠病毒時代」的課題,希望能掌握先機。
根據Accenture調查,全球跨境電商交易額在2020年將達9兆美元(約新台幣278兆元),占全球電商市場的22%,也就是說,跨境電商貢獻了5分之1全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相對的,商研院調查預估,台灣跨境電商交易額占整體國內電商市場僅約5%(圖/資料照片),遠較全球22%低,成長空間仍大。
台灣跨境電商的發展較國際緩慢,商研院特別調查國內電商業者尚未經營跨境市場的主要原因,最大原因是經營成本(倉儲及貨運成本),占32.1%,其次是情資問題(不熟悉當地法令制度)占24.8%。
商研院說,台灣的電商業者多屬中小型,面對國際大型電商的資本競爭,業者必須強化產品的特色及品質優勢,並充分發揮創新營運模式的差異化策略,才能提高競爭力,避免落入價格戰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