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一夢醒宿緣 李森林雕玉觀音 曹麗蕙 |2020.05.06 語音朗讀 71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森林作品〈龍騎觀音〉,菩薩法相就是依其夢中觀音所雕刻。圖╱瓔堡玉苑提供 李森林作品〈文殊師利菩薩〉。圖╱瓔堡玉苑提供 李森林作品〈歡喜彌勒〉。圖╱瓔堡玉苑提供 年屆耄耋的李森林,依然堅持創作,玉雕出諸佛菩薩的慈悲法相。圖╱瓔堡玉苑提供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一頭華髮的李森林,手持電動鑽石刀,屏氣凝神地精雕細琢手中玉石,深怕一個手滑就前功盡棄。這位國寶級玉雕佛像大師已高齡八十二歲,每次投入創作時,專心致志,彷彿聽不到世界任何聲音,全副身心靈,都只為刻畫出夢中觀音飽滿莊嚴的法相,他道:「這不是我的菩薩,是大家的菩薩。」李森林是中國古玩研究學會創始人,從古文物鑑賞家轉而從事玉雕佛像,緣於六十歲時「夜夢觀音」的傳奇。原來當年他在上海投資玉雕廠,卻因飾品走現代設計風格,不受市場青睞,經營陷入困境,原欲關廠,他當晚就在夢中受到觀音菩薩指引──工廠不能關,而是要「改雕觀音與諸佛菩薩」。由內而外 法相攝受人心「夜夢中,觀音菩薩叫我注意看祂。」李森林記憶鮮明,菩薩要他仔細端詳面容,點化他未來雕琢佛像,必須忠實呈現如祂一般慈悲莊嚴的法相。李森林最初請廠中師傅雕刻,但成品就是和夢中法相相去甚遠,「我受不了,就自己來。」耳順之年的李森林,就此從完全不會玉雕的門外漢,開始手執雕刻刀,雕琢出夢中觀音的輪廓,「當時我還怪師傅不用心,沒想到師傅回我:你夢中見過菩薩,我又沒見過。」正是這句話,讓他體悟到自己的使命。李森林的兒子李才白,人生第一位皈依師就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比其父親更早接觸佛法,李才白道出自己的觀察:「父親擁有三十多年文物素養的底蘊與美學,觀音菩薩夢中示現,是喚醒他宿世的天賦才華,讓他在六十歲那年,全力以赴承雕諸佛菩薩法相。」每次李森林開臉時,都會恭敬祈求菩薩幫他定心,讓他很快心無旁騖,在一刀一刻、一琢一磨間完成臉部法相。玉雕佛像最難不是外相的面容輪廓,而是如何展現菩薩悲憫眾生的神形氣韻,李森林分享:「要嘴笑目笑(台語),天庭要開闊飽滿展現慈悲,眼神須流露出智慧,嘴角上揚象徵喜悅,鼻梁堅挺代表堅毅。」李才白也指出,由於玉雕通常僅一次創作機會,過去玉雕佛像創作者,因工具簡陋,外加材料昂貴,僅勾勒簡單輪廓造型,「但我父親的心意是盼戴玉雕佛像的人,能生起歡喜心,長養佛性,因此不能去繁就簡,堅持法相一定要慈悲莊嚴,攝受人心。」李森林二十多年來一心一意投入玉雕佛像創作,年逾八十的他,不斷融合傳統與現代藝術技法,不僅展現玉雕工藝的設計美學,更讓作品饒富文化、心靈與宗教涵養,「菩薩不是拉著我的手雕刻,而是啟發我的心,讓我由內而外創作出祂莊嚴慈悲的神態丰采。」他道。先以「玉」鉤牽 後令入佛智二○○二年,李森林受邀創作的玉雕五方佛,安置於西藏「大昭寺」覺沃佛佛冠上,這殊勝因緣讓他迎來觀音二度入夢,這次祂以音聲囑咐李森林要「更謙虛,行菩薩道。」李森林也謹奉教導,在玉雕藝術與生活修行道路上,力行自利利他。二○○七年,李森林受邀在台北佛光緣美術館舉辦個人首次玉雕佛像展,之後時常巡迴海內外,也曾為台北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佛光山、大華嚴寺、台中大甲鎮潤宮等宗教團體,創作玉雕作品。而他的創作〈無限大愛〉,更在二○一二年榮獲中國大陸嶺南玉雕藝術菁英獎。李家父子倆一位創作,一位推廣,攜手弘揚佛法,「我們是先以『玉』鉤牽,後令入佛智」李才白希望玉雕佛像能成為接引更多眾生入佛門的一座橋樑,讓更多人能藉由玉的機緣深入經藏,親近道場,「因為唯走入佛法教育的內涵,生命才能真正有所成長。」李森林《玉色天香》玉雕藝術展,即日起至五月十日於SOGO百貨忠孝館十一樓展出。 前一篇文章 六房媽搬家 有神無廟延續百年 下一篇文章 愛心防疫包 關懷名古屋佛光人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崗山淨山健走行三好 佛光人守護山林法水寺送給天國的信 700天燈傳達想念祝福華彩萬象石窟藝術 佛館開幕佛光山中區三皈五戒 佛子安頓身心佛光會四區年會 信仰傳承佛光永續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時尚老人捐設備 點亮逆風少年舞台夢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橋連結世界金漫獎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台北藝博會 趙無極、草間彌生作品吸睛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雲門關不掉的耳朵 聲響融入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