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春秋》 郭沫若贈聯陳寅恪

潘植卿 |2007.08.21
234觀看次
字級

 史學大師陳寅恪是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其餘三人是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他受聘時年僅三十六歲。陳寅恪通曉多國文字及蒙、藏、波斯、西夏等文字。他正直的人格,淵博的知識,深邃的著作,在國家的高級官員中也不乏知音。

一九五六年外交家陳毅偕夫人造訪,與他親切交談《世說新語》中的學術問題,極為融洽。

一九六二年中央書記胡喬木也曾往會晤,談及自己在清華讀書時,未能聆聽他的歷史課,頗有遺憾之慨。陳談及「(文集)出版無期,蓋棺有日。」胡答:「出版有期,蓋棺尚早。」

後來,陳寅恪跌倒骨折,中南局書記陶鑄聽說後,立刻上門探望,囑派三名護士輪流照顧,贈送收音、電唱兩用機一台,還關照在他的院子裡修一條白色通道,以便他散步。

值得一提的還有中科院院長郭沫若。一九六二年三月郭的造訪很有意思,應該說郭對陳是重視和欽佩的,認為陳寅恪與王國維是同一類型的人物,郭曾寫過〈魯迅和王國維〉,把他和他們相提並論,推崇備至。郭的來訪顯然有惺惺相惜之意(此前郭曾據周恩來批示,邀陳擔任第二歷史研究所所長,副所長是著名歷史學家向達和侯外廬,所長一職,虛位以待,因觀念各異,未果)。二人談話結束,郭留下一副對聯相贈:

壬水庚金龍虎鬥

郭聾陳瞽馬牛風

上聯壬水指郭自己,他壬辰年(一八九二)出生,陳庚寅年(一八九○)出生,按五行算,壬屬水,庚屬金;同時按生肖算,辰年屬龍,寅年屬虎,所謂龍虎鬥,是說學術互相競賽。下聯是指二人生理上的缺陷,郭十七歲時患傷寒,兩耳得中耳炎,鼓膜凹陷,以致耳鳴重聽,成為半聾;陳四十九歲時,因營養不良,著述勤勞,右眼視網膜剝離,五十四歲時跌跤,左目又失明,至此成為盲人。所謂馬牛風,意謂在各自研究領域裡,發揮所長,互不干涉,此聯切合二人特點,又有互勉之意,曾傳頌一時,可稱絕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