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鎮公所為城隍爺戴上口罩,勉眾做好防疫。圖╱蔡家蓁
【本報金門訊】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金門迎城隍」活動喊停,不過秉持「防疫不防藝」原則,金門縣文化局協辦的「浯島城隍廟文物特藏館」今天開展。
文化局表示,一九九三年重建城隍廟留下大量舊廟木構件,有不少明清文物,差點被當成垃圾丟棄。
「金門迎城隍」為金門縣唯一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的無形文化資產,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是後浦浯島城隍廟的遷治慶典,今年逢遷治三百四十周年,歷年盛大舉行的「浯島城隍文化觀光季」受新冠疫情影響停辦,但靜態展示照常開展。
「浯島邑主城隍」原在金門城坐鎮,清康熙年間隨總兵陳龍移駐後浦(金城鎮市區),自此相沿三百多年來,城區四里民眾固定辦巡安大遊行,是金門最盛大、保留前清古制的廟會。
文化局於前年辦理「金城鎮宮廟宗祠文物普查建檔」案,深入金城地區傳統聚落宮廟宗祠,整理出一批浯島城隍廟典藏文物,其中有一組古色古香的香擔,是後浦城隍廟歷年修建後,到古地城隍廟進香請火時使用,一邊置香爐,內部燃燒源源不絕的香末、香柴,另一邊添火,此物為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團練總局集資購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