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花卉市場 疫蹶不振

 |2020.04.26
1754觀看次
字級
荷蘭花卉拍賣會上,成堆的鮮花在銷毀前暫時存放。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隨著全球疫情擴大,各國封港或鎖國、貨運航班銳減,非民生必需品的花卉,出口訂單大減,全球最大蘭花出口國泰國的蘭花需求,崩跌百分之九十五之多,導致每天有百萬計的蘭花被丟棄。除了泰國,荷蘭的鬱金香及肯亞的玫瑰花業者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台灣的蘭花出口也無法免於這種「全球化」的影響。

泰國占全球蘭花出口比重超過半數,出口額數億美元,貢獻該國五萬個工作機會,但現在泰國的蘭花產業陷入寒冬,當地蘭花協會副主席Sompong Thaveesuk表示:「幾乎沒有買家,就算想出口也無法,因為班機都被取消了。」泰國發達的旅遊業原本也大量裝飾旅館或餐廳,推動蘭花需求,現在泰國旅遊業已停滯。

占世界花卉產品貿易近半的花卉大國荷蘭,春天通常是旺季,有婚禮、母親節和復活節,但隨著美國和歐洲各地封鎖防疫,需要鮮花的慶祝活動紛紛取消、餐廳關閉,對花卉的需求也蒸發。

荷蘭花卉市場

經損1千6百億元

荷蘭皇家花卉拍賣公司透露,上個月已經銷毀了大約四億株鮮花,其中包括一點四億株鬱金香。荷蘭農業和園藝組織估計,新冠病毒危機給荷蘭花卉市場造成的損失總計達五十億歐元(逾新台幣一千六百億元)。田園一片花團錦簇,但是花農的心卻在淌血。荷蘭花卉拍賣市場指出,現在市場上已經沒有對花的需求,他們已經要求花農減產,並且警告今年的鮮花收成絕大多數都會付諸流水。

許多花農已經發起清庫存的行動,譬如削價特賣、或者送花到醫院,為醫護和病患加油打氣。不過這些都只是消耗掉內需庫存,荷蘭有八成五的鬱金香都是外銷,占了全球百分之三十五的花卉和植物出口,現在因為疫情重創損失慘重。

日本嚴防群聚

狠心剪爛80萬朵花

日本疫情持續,早前碰上櫻花期亦無阻大批民眾外出賞花。最近又輪到佐賀縣一個園地盛開鬱金香,人潮不斷湧現,但管理員生怕遊客聚集增加確診風險,最終在數天內狠心把全區八十萬朵花全剪爛,令大批網民大嘆可惜。

位於千葉縣佐倉市的佐倉故鄉廣場每年四月都會舉辦「佐倉鬱金香節」,全個園區鋪滿各種顏色的鬱金香,加上風車屋作背景,猶如置身荷蘭一樣,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前往賞花打卡。最近又來到鬱金香盛開的時間,遊客數量暴增,高峰時段更多達幾百人在同一園區聚集,令管理員感到意外同時非常憂慮。

貧窮國家花農

頓失收入來源

花卉市場崩潰衝擊的不只荷蘭,許多貧窮國家花農仰賴富裕階級的花卉需求謀生,這些人頓時失去收入來源。譬如肯亞和衣索比亞氣候適合玫瑰全年生長,成為玫瑰的重要生產國,這幾年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促成大規模出口。

肯亞每年運送出價值約十億美元的鮮花,是歐洲最大的花卉供應國,鮮花也成為肯亞的第二大外匯來源,其中百分之七十鮮花銷往歐洲,大部分是在荷蘭拍賣。現在這些花農不得不將剩餘的花送給醫院等機構,或是直接變成肥料。

台灣蘭花出口也無法免於影響,嘉義、屏東、台南等地的業者紛紛面臨壓力;台南市第一季蝴蝶蘭出口額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十點六之多,且第二季恐崩百分之五十,而在屏東,文心蘭第一季對日本出口量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三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