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文軒大樹鄉報導】旅居台灣二十年的日本籍松山亞彌,兩年前參加佛光會所舉辦的全國教師佛學夏令營,有很多收穫,今年再度報名參加。
松山亞彌表示,每一位授課講師主講的內容雖不相同,但都會回歸到觀照內心與自我反省的觀點,隨時檢查自己心境,是否因環境而讓情緒有所起伏,令她非常感動。
「有時從佛教、心靈書籍中,可略讀到這方面的資訊,以為自己都了解,但實際遇到情況,就容易有情緒,經由講師講授,察覺到自己有太多的分別心,例如當喜歡的人做錯事情時,會主動找理由幫他掩飾缺點,但當討厭的人做對事情時,往往不會原諒,看的都是缺點。」
談到日本與台灣的教育是否有不同之處?松山亞彌指出,日本跟台灣都一樣,坊間有各式各樣的補習班,不論是她哥哥或是同事的小孩,家長之間都相互比較,為了讓小孩贏在起跑點上,從幼兒時期開始,就讓小孩進補習班,一周六天,幾乎沒有時間與其他小朋友學習互動及同情心。因此對於慧開法師提到應該注重教學方式的質,而非教學時數的量深感認同。
「父母親往往都期望孩子是完美無缺,不斷為孩子補充知識教育,但往往忽略心靈教育的重要;孩子擁有很多知識,但也成為自私自利的個體,不懂得體諒、同情他人,這樣的社會未來是很可怕的。」松山亞彌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