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八課綱強調多元與適性學習,隨課綱上路的「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其實是參考南韓作法而設。曾隨教育部赴南韓考察的清華大學教授陳榮順說,大學甄試和學習歷程讓當地名校收到更合適學生;有家長則說,南韓近年補習風氣仍盛,學生背負極大壓力只為擠進名校,質疑學習歷程無法促進適性學習。
南韓推行「學生綜合紀錄簿」逾十年,我國學習歷程參考該國而設。陳榮順說,南韓甄選入學名額已達七成七,六成校系都將學習歷程占分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首爾大學等名校逐漸提高甄選名額,並說這助他們收到更靈活、更符合學校理念的學生,符合多元入學目標。
陳榮順說,每個南韓高中生都要寫學習歷程並經老師認證,如造假,老師要負刑責;台灣目前無相關罰則。撰寫項目包括學業成績、出缺勤、得獎紀錄、社團活動,還要逐年寫下「生涯希望」,描述夢想職業和想投入的理由。
不過南韓推動多元入學和學習歷程超過十年,升學壓力仍大。
一份談論南韓教育的論文指出,當地家長也形容中小學教育是「軍備競賽」,八成四家長認為教育支出帶來經濟壓力,但他們還是想把孩子送往首爾大學等三大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