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報導】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桃園機場四月單日旅運量跌破千人以下,十四日更只有六百六十九人,第一航廈入境人數甚至「掛蛋」,創下啟用四十一年來的新低紀錄,交通部拍板從今午十二時起關閉二十個登機門,但遭外界批評效益有限。交通部長林佳龍說,確實曾想比照新加坡關閉其中一個航廈,但涉及很多仍發揮功能的設備,最後決定關閉部分登機門。
桃機公司上周向交通部提出五大方案,包含關閉一航、二航、南側、北側和兩側登機門等。其中,關閉一航將衝擊華航航班,關閉二航影響長榮甚深,最後選擇影響幅度最小的方案,桃機公司表示,關閉縮減措施將分兩階段執行,第一階段先於明天中午十二時起停用包括第一航廈A1-A5、B1-B5、第二航廈C6-C10、D6-D10共二十個登機門及內候機室,公共區域及商業服務設施暫不關閉作業。預計每周影響二百四十航班。
關閉縮減措施 2階段執行
桃機說,第一及第二航廈相鄰的核心區域共十八處登機門維持正常運作,可視需要靈活調度登機門,其節省成本與資源效益大於停用任一航廈;若有額外運量需求,也可視需要恢復登機門。各航空公司航機仍按目前規則安排停放,相關作業單位也不須搬遷。
據統計,關閉公共區域關閉包括祈禱室、上網區及景觀休憩區共三十處;商店部分共四十八家,業者雖有部分營業區域減少,客群及服務仍然不變,各業者也會將員工調派至其他商場服務,或加強在職訓練,以保障現有員工工作機會為第一優先。
不過,桃機產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詹成吉則表示,目前部分登機門以及報到櫃台都已經在施工,不知道關閉登機門會對營運成本有何助益。
他說,沒有減少成本,區段關閉還是沒有旅客,業者照顧員工的壓力非常大。且根據紓困方案,交通部說會補助民航局及桃園機場約四十二億,但到現在一毛都沒有拿到,很想知道到底錢補助給誰。
學者:可漸進式關閉航廈
航空業者聽聞要關登機門也表示,關整個航廈其實是節省成本的最好方式,當然關兩側登機門有它的合理之處,只是影響不大,畢竟現在航班數少,影響本來就有限。一旦關閉登機門,航空公司只能盡量配合辦理。
航空業者表示,目前仍會維持營運,貨機能飛也會盡量飛,機場再想辦法,航空公司也會想辦法開源。
長榮大學航管系教授黃泰林同樣認為,以現在出入境旅客來看,關登機門影響不大。
黃泰林指出,若歐美疫情持續沒有受到控制,出入境旅客屢創新低,下一件事就可以考慮關航廈,採漸進式做法,不用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