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昨第十次疫情說明會,副院長陳秀熙推崇德國大規模社區篩檢模式,是目前全世界最具前瞻性的篩檢方式,不只找抗原,也找抗體,同時阻止流行爆發,也為將來社會的恢復做好準備。他表示,快篩病毒是控制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治療的基礎,唯有快篩,才能解除各項大規模管制措施,讓社會回到正軌。
陳秀熙表示,全球確診個案快突破兩百萬,致死率隨人數增加而上升,康復人數卻無法突破二成五,這是壞消息,因為一般來說,傳染病發展一段時間,康復率通常可達四成。至於已發生大規模感染的國家,快篩「抗體」找出哪些人已具備免疫力,是安全、可回到工作崗位的,能慢慢解除各項大規模管制措施,讓社會回到正軌。
陳秀熙舉例說,德國的大規模社區篩檢模式,是目前全世界最具前瞻性的篩檢方式,不只找抗原,也找抗體,同時阻止流行爆發,也為將來社會的恢復做好準備。陳秀熙說,抗體快篩是全世界現在思考的防疫重點,也是台灣最快五、六月以後無法迴避的議題。
至於病毒的篩檢,陳秀熙建議還沒有大規模感染的國家,如台灣,快篩找病毒是控制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治療的基礎。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說,疫苗還要一年半到兩年、藥物研究短期不會有結果,而群體免疫要發揮保護力,代價是台灣三分之一至一半人口感染、一萬到兩萬人死亡,因此廣篩和隔離是最目前最可行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