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有兩道門的門神畫為少見的三十六官將。圖╱修瑞瑩
【本報台南訊】台南市定古蹟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目前展出「門神之美文物展」,該廟門神有少見的三十六官將,歷經三年修復完成,透過X光機還發現門神下方另有兩幅門神圖,令文史界驚豔。廟方五日舉辦文物展揭幕儀式,邀請修護師李志上分享讓門神重新恢復光采的過程。
該廟是由「大觀音亭」與「祀典興濟宮」所組成,前者最早興建於明鄭永曆三十二年(一六七八年),後者則在隔年興建,從創建至今兩廟相連,並稱為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興濟宮的門神由已故彩繪大師陳壽彝所繪,正中的兩扇是常見的尉遲恭與秦叔寶,為唐太宗的武將,左、右四扇則繪有三十六官將,在一般廟內相當罕見,也是陳壽彝門神作品中,唯一的三十六官將。
廟方表示,傳說中三十六官將原是玄天上帝所有,玄天上帝的腸胃化為龜蛇在人間作亂,向保生大帝商借寶劍,並以三十六官將做為抵押,但玄天上帝收服龜蛇後卻無意歸還寶劍,三十六官將也因此留在保生大帝身邊,明代小說《北遊記》記有三十六官將的姓名。
廟方表示,興濟宮經歷二○一六年的美濃地震,山川殿受損,邀請李志上修復,過程中以X光機探照,並比對日治時期昭和二年的老照片,發現左右門原本畫的是文官圖,後來才變成三十六官將,並經陳壽彝再重繪,可以看出門神板至少有近百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