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守大學教師張富茗以互動式投影設計,取代傳統的近距離接觸祈福儀式。
圖╱義守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屏東報導】受到新冠病毒疫情擴散各地影響,許多廟宇都暫停法會建醮、媽祖出巡等活動,但考量不少信眾仍有祈福保平安的信仰需求,位於屏東崇蘭的昌黎殿,特別邀請義守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教師張富茗,設計一套「互動式投影虛擬祈福儀式」,將原本近距離接觸的宗教儀式過程AI化,讓信眾在保持良好的社交距離下,也能藉由數位科技加持,感受到神明的祝福,為心靈帶來平安。
專長為視覺創作的張富茗表示,本身也是屏東人,過去曾與昌黎殿合作過,此次因受到疫情影響,廟方委託他與團隊運用數位科技來取代傳統的祭改祈福儀式。團隊在經過五、六個月的發想與研發程式,特別結合符號學概念,設計出具有避邪意涵的「符咒」、代表道教精神的「太極」等符號,並結合書法家揮毫的「心想事成」等祝福字樣,投影在牆面上,並融入傳統「鑽轎腳求平安」的宗教內涵,讓信眾藉助現代科技,獲得信仰力量的加持,同時又兼具防疫成效。
張富茗說,不少年輕信眾對於將祈福儀式數位化,接受程度都很高,並認為在疫情延燒的此時,兼具信仰功能又能達到防疫效果,將會繼續推廣。
創建於一九二八年的昌黎殿,主祀三山國王,長年致力於保存信仰內涵與發展地方文化。廟方表示,昌黎殿以「大廟文化」作為發展方向,特別邀請十八位文化部登錄匠師,攜手建構以文化建廟的理想,努力保存屏東在地文化特色,並設置QR code,讓民眾透過手機掃描了解廟宇歷史,也是全台唯一納入文化部地方文化館的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