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慶(前)把學生當家人,帶他們奔上全國冠軍舞台。
圖/高嘉慶提供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夢想,要一步一腳印的完成。」這是國內四百公尺跨欄紀錄保持人徐子茜說過的話,她的學生高嘉慶,如今也成為田徑隊教練,任職松山家商,秉持老師的品格教育,帶領學生篤實地打贏每一場仗,更像「爸爸」一樣,陪孩子走過低谷、熬過難關。
由於父母忙工作,高嘉慶從小由開宮廟的祖父母拉拔成人,從前的社會觀念認為宮廟的小孩不會有好成就,所以祖父母苦心栽培他,要他好好做事,當一個能夠助人的人。走向田徑路後,他遇到教練徐子茜,明白了正向學習態度有多重要,感念之餘,也立志以身教、言教引導困境中的學生步向正軌。
「孩子跌倒後能再爬起來,是我最快樂、最感動的時刻。」高嘉慶選學生不僅僅看天賦,有次他對成績不突出的學生說:「如果到二招考試前,你都這麼認真,我就收你入隊。」學生真的做到了。
身教言教
用心引導
高中最後一場比賽,全中運一千五百公尺決賽,有名學生被人絆倒,受傷還堅持爬起來,跑回終點,讓高嘉慶流下男兒淚。他說,那之後還有一場八百公尺賽程,所以連續三天、每天六小時幫學生換藥,由於是大面積擦傷,擦藥時頻頻喊痛,但學生說:「我沒有放棄,我會拚給教練看。」那年有著金牌潛力的學生只拿到第四名,但後來的全大運、全運會都得獎,他就是國立體育大學的學生劉育富,全運會八百公尺亞軍。
高嘉慶的學生與一般體保生最大的不同,是一半來自單親、經濟弱勢的家庭,練習完還要去打工。他不只自掏腰包,買牛奶、麵包給學生補充營養,假日還帶學生到比賽會場賺外快。此外,他更將田徑隊經營成一個「家庭」,摒除傳統學長姐制,要哥姐照顧弟妹那樣,一起哭笑、一起度過苦日子。
高嘉慶被學生稱「奶爸」,連疫情期間,都叮嚀搭交通工具要戴口罩、到隊要先洗手然再量體溫,保護選手的標準一再提高,有時管太多,還遭學生調侃愛碎念、比女人還女人,更因食衣住行樣樣管,又有「魔王」、「怎麼調皮搗蛋都會被他抓到的高手」等外號。但高嘉慶與學生感情好,常為彼此慶生,「我生日是十月十號,學生為了幫我慶祝,還會用各種理由把我騙出來,包括出車禍了、生病沒人照顧、訓練忘了帶鑰匙等等」。
關心陪伴
贊助裝備
田徑隊很常遇到學生有經濟困難的情形,高嘉慶深知孩子自尊心強,就用「跑到幾秒內,教練就贊助你裝備」等方式給予,沒錢吃飯則會不經意地說:「今天願意跟教練一起聊天、吃個飯嗎?」他處心積慮,只希望學生不要因缺錢半途而廢,明白只要把分內事做好、品格顧好,起步不好依然有美好未來。
學生從先天條件不良到考取國立大學、獲得全國冠軍乃至體育競賽好成績,若說他的未來還有什麼目標?高嘉慶說是「期許每個孩子能順利畢業,不管成績好壞,都能盡力做好每件事」。
高嘉慶說,他希望學生開心長大,盡力給予陪伴、關心,但又對太太感到歉疚,因為結婚近兩年沒度蜜月,太太還願意體諒,讓他將多數時間花在學生身上。他表示,希望從他手上出去的小孩,都能對家庭、人生負責,也呼籲社會大眾,對待家庭環境特殊的孩子,要用有愛的方法教導、嚴厲的手段面對、溺愛的方式關懷,只要孩子不走偏,就是這個社會的幸事!他的義舉近日也受到全國肯定,獲救國團優秀社會青年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