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排隊不買口罩 那是為什麼?

 |2020.04.04
1383觀看次
字級
圖說:今天清明節,台東不少民眾排隊買春捲應景。圖╱羅紹平

【本報綜合報導】今天清明節,國人習俗要吃春捲應景,台東市區正氣路上的一間素食店前,一早就出現人龍,只為買春捲,絕大多數排隊民眾都戴著口罩,有人甚至排隊一個半小時,才提著4個春捲開心離開。在金門的春捲皮小攤怕民眾等太久,最多以3斤限量規定。

位於台東市正氣路的上這間素食店,以賣春捲聞名,每年清明節前後,春捲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清明節當天還得增加人手趕製春捲,因是現點現做,消費者仍得花時間等候。

自新冠病毒疫情今年1月在大陸大爆發後,台東只要出現排隊人龍就是為買口罩,不過,今天清明節,一早店家前就大排長龍,絕大多數都戴著口罩,大家都為購買春捲而來。

有人在店家開門營業前就來排隊,一婦人就表示「等了1個半小時才買到」,另有老先生則是排了1小時隊伍,才開心提著春捲,滿意的離開。


圖說:店家把手上的麵團往熱騰騰的平底鍋上一抹,沒過幾秒,春捲皮就做好。圖╱蔡家蓁

在金門,各家戶都有吃拭餅(春捲)的習俗,今天清晨街上也出現排隊購買春捲皮的人潮,有民眾足足排隊等了1小時才買到,店家怕民眾等太久,也有限量的規定,每次最多只能買3斤,有的店家則以5斤為限,成為清明節時金門的特殊現象。

清明時節,民眾都會返鄉祭祖,這幾天也是春捲皮生意最好的時刻,金城大街小巷的幾個春捲皮小攤,民眾戴著口罩排隊,人潮綿延數十公尺。而店家的手幾乎一整天都沒停歇過,才剛把手上的麵團往熱騰騰的平底鍋上一抹,沒過幾秒,立馬揭起餅皮的一角,起鍋擱在一旁放涼。

據文史工作者蔡清其老師表示,傳說拭餅是金門先賢蔡復一的夫人所創,蔡夫人十分賢慧,看到丈夫常因公務繁忙而無暇進食,而飯菜總是熱了再熱,於是便用麥磨成粉制成皮,再把各種蔬菜放在一起,包成一捲,以方便讓丈夫可以右手執筆,左手取食,十分方便,所以發明了拭餅,因此後來有「夫人薄餅」的說法。

拭餅又名「擦餅」,一如台灣的「潤餅」、「春捲」,原先是清明節的特色飲食,演變為冬至、上元等節日的飲食習慣;金門人因春捲皮在烤熱的煎盤上來回擦拭,而稱它為「擦餅」或「拭餅」,也有人取諧音稱「七餅」。


圖說:金城的幾個春捲皮小攤,都有大批民眾排隊購買。圖╱蔡家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