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昨日舉行《引路:張淑芬與台積電用智慧行善的公益足跡》新書發表會,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暨董事長高希均(右)與發行人王力行(左),特別致贈星雲大師的墨寶〈平安〉、〈遠見〉給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右二)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
圖╱記者曹麗蕙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新書《引路》。圖╱林澔一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昨日在《引路:張淑芬與台積電用智慧行善的公益足跡》新書發表會上分享,助人是一種人生學習,「唯有放小自己,把需要被幫助的人放大,才能看到受助者的需求」。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盛讚,妻子張淑芬領導的慈善基金會與台積電義工,和其他慈善事業最大不同,在於「他們是『起而行』做事的人」。
此外張忠謀還在序中告白,除了台積電外,他另一大成就,就是啟發張淑芬的畫畫天才,鼓勵她慈善事業,而且「引路」使她發展特長。
無論是高雄氣爆、花蓮地震現場,都能見到張淑芬親赴第一線實地勘察,「我當下沒想到危險」,她認為唯親自到現場了解災民苦難與需求,才能確認自己做的決定是對的。
在書中,也可看到張淑芬透過繪畫行善的修練故事,原來二○一一年她在佛光緣美術館展出四十九幅油畫,全數義賣用於佛陀紀念館的籌建。當初,她本想留下幾幅鐘愛的作品,卻因緣際會全部捐出。她一開始曾有諸多不捨,有天打坐時,心念一轉:「如果,我創作出來的這些寶貝們,能讓別人來疼愛,還能以此護持佛陀紀念館,這樣的意義不是更開闊嗎?」
對於十年聚沙成塔的努力被記錄成書,張淑芬表示,十年公益之路對她來說是終身學習,她只是把擁有的分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