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管家家政公司負責人謝桂玲隨丈夫蕭多皆赴大陸東莞定居,看準許多當地的台商、港商家裡需要管家或保母來幫忙打點家務,因此自己開了一間家政公司,專門培訓男、女管家。
謝桂玲表示,五年前公司成立時,她開出八百元的月薪、保證就業的價碼等條件,就可以找到吸引許多想要從事管家業務的民眾前來報名;現在雖然提高到一千元,但是卻門可羅雀。
民眾來報名後,必須先受訓十五至二十天,接受家務訓練和學習烹調課程,讓學員「脫胎換骨」。有經驗的家庭主婦,最短三天就可以外派工作,但也曾碰到學習速度緩慢的學員,足足教了一個月,才敢幫她介紹工作。
謝桂玲表示,有些學生來自貧窮的農村,做飯時習慣燒木柴或燒煤球,從來沒用過瓦斯爐、微波爐、電磁爐、烤麵包機等電器用品,這時她就必須一樣一樣示範,並且把操作過程詳細紀錄下來,分門別類寫成講義。有人以前不曾用過電冰箱,這時她就必須詳加解說冷凍庫和冷藏室的功能區別。
謝桂玲說,完全不能無法以台灣經驗來衡量大陸學員的程度,在台灣覺得習以為常的事情,大陸學員就是必須從頭教起。像是例如,她就曾經接獲雇主的抱怨電話,心疼好幾雙昂貴的麂皮鞋子被管家拿去擦上鞋油,或是管家竟然把雞蛋放到冷凍庫裡,讓人啼笑皆非。
在謝桂玲撰寫的講義中,第一章開宗明義就規範管家的職業道德,洋洋灑灑有三、四十條之多。其中一條最重要的,就是口風要緊,切忌對老闆的私生活說三道四。謝桂玲說,她過去一再提醒學員,付薪水的便是老大,因此管家只要做好份內的清潔、煮飯、洗衣等工作即可,就算知道老闆的私人秘密,也絕對不能犯了大嘴巴的毛病,到處宣揚。
謝桂玲感嘆,現在好的管家難尋,但台商老闆們卻大多不肯多花一些錢,請一個好一點的管家。謝桂玲說,如果肯多花幾百元,管家在外面找不到相同薪資的工作,自然會留下來工作,雇主也省得老是要經常物色新的管家,還要花時間彼此適應。光是這份穩定性,就值回票價。
謝桂玲建議台商,儘量不要叫管家去吃工人的伙食,應該讓管家在做完飯後,也吃吃自己煮得的菜,這樣才會知道自己做出來的菜,究竟是鹹還是淡;如果不合老闆的口味,也才知道下次該如何調整。
謝桂玲還說,有些台商不吝於帶管家一起上館子用餐,讓她們有機會嘗試外頭好滋味的食物。「她們回來後也會試著做,讓日後餐桌上的菜餚種類更趨多樣化,是一項非常划算的投資。」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