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浪子回頭 畫觀音謝母恩 羅智華 |2020.03.30 語音朗讀 32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楊逸的佛畫看起來莊嚴又慈藹。 圖/楊逸提供 楊逸每次佛畫時總能感受到心靈的平靜。 圖/楊逸提供 以棧木板為畫布,刻出莊嚴的佛像燒烙畫。 圖/楊逸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面容和藹的文殊師利菩薩、慈眉善目的竹葉觀音菩薩都成了浪子的導師!佛畫家楊逸曾因年輕不懂事犯下社會案件,在監獄服刑多年,他有感於半輩子的青春歲月只能在鐵窗裡空轉,加上母親驟然往生,讓他開始在獄中潛心修讀佛經、拾筆創作佛教藝術,獨樹一格的畫風曾入選多項美展,他不只藉佛畫沉澱自己,更行菩薩道,告訴年輕人別誤入歧途。說起繪畫的因緣,楊逸表示,他當年入獄服刑時,孩子才剛出生沒多久,家人常會寄照片給他,於是便隨手描繪孩子模樣,同房獄友見畫作傳神,隨後拿親友的照片請他畫,這也讓他的名聲在監獄不脛而走。後來參加屏東監獄的書法繪畫班,他在水墨老師陳吉山、林永明等人啟蒙下,練就水墨工筆的寫意技法,更藉由繪佛畫來安定身心。五十五歲的楊逸回首鐵窗裡的生涯,他坦言:「真的很苦,每當想到因為身陷牢獄而無法照顧父母、照顧孩子,便感受到悲痛萬分。」虔誠信佛慈母度兒子楊母是一名虔誠佛教徒,長年茹素念佛,每當母子兩人通電話時,他都會聽見母親噓寒問暖,更關心他什麼可以回家?他聽了都會忍不住淚流滿面、內心懊悔不已。為此,楊逸開始在獄中抄寫《心經》、潛心念佛,並拾筆繪佛,他感受佛菩薩冥冥中在感化他,「每當我拿筆畫佛像時,內心焦躁與紛亂逐漸沉澱下來。」也因此他愈投入,技法也日益精湛,描繪出一幅幅佛菩薩的慈悲神韻,更期盼有一天能走出高牆,與母親分享作品。但造化弄人,在出獄前兩年,楊逸忽聞媽媽過世的消息,當天晚上他強忍悲痛,虔誠描繪觀音菩薩畫像,邊畫邊流淚,盼將功德回向給母親,沒想到他所描繪的觀音像,竟與母親靈位旁的水月觀音相當神似,那一刻他深切體悟:「原來媽媽一直到往生前都仍在感化我。」「我在獄中發願一定要痛改前非,不再讓天上的母親擔心。」楊逸說,喪母那一年,他不停在獄中畫佛,遙祭對母親的思念。貴人相助辦畫展18 次出獄後,他一邊以修理水電討生活,一邊創作,除了水墨畫外,他還以棧木板為畫布,用燒烙筆刻畫出莊嚴的阿彌陀佛、觀音,幾年來完成兩百多幅佛畫像,堅持初心,甚至開始萌生辦佛畫展的念頭,但他卻因更生人身分而四處碰壁,所幸在各界幫助下,讓他一圓夢想,作品並多次入選台灣國際美展等獎項,畫風日益受到肯定,出獄迄今共舉辦過十八次佛畫個展。現在的楊逸成立工作室,專心作畫,也在社區大學開長者繪畫班,並多次受邀演講,以過來人的經驗傳達「歹路不可行」。 前一篇文章 教界動態 下一篇文章 輔英參學佛光山 與佛相遇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7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8【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09【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10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本東京佛光山寺祈福 佛光寶寶信仰傳承澳洲南天大學美術館 原住民藝術展開幕菩提眷屬緣聚西來寺 見證婚姻真諦攜手知名廚藝學校 光明大學培育學生斜槓力走進部落低碳慢活 香海旅行推綠色旅遊旗山禪淨中心 首辦三皈五戒典禮 作者其他文章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南華7學系滿招 再創佳績佛大攜手企業 推零碳旅遊種樹計畫動物聯合國 珍古德為保育發聲佛光大學薪火相傳 畢業生邁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