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八月十五日是「聖母升天節」,愈來愈多的天主教徒至各地教堂朝聖,去年法國一百二十處聖母院吸引了四千三百萬人前往膜拜,今年人數應會增加,天主教會認為,世人對聖母院的重視,不僅當作古蹟觀光,也顯見現代與傳統一脈相承。
全球知名的巴黎聖母院、聖米榭山、聖心堂及路德聖母院,吸引千萬信徒與觀光客,也是遊客最多的宗教聖地。夏爾特、樂裴與不列塔尼的聖安都海教堂,則以苦行、朝聖者居多,宗教意味濃厚。
其中位於上羅亞爾省的樂裴聖母院,建於十字軍東征時期,當時是羅馬教會在法國的傳教重鎮,所供奉的是全身漆黑聖母瑪利亞。
該省許多十二世紀的古老教堂,也多供奉黑色聖母,此特殊現象經宗教歷史學家考據,至今仍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十字軍東征時,從小亞細亞帶回,因當地人膚色較深,所以聖母變黑了;也有人說,可能從戰火中取出才被薰黑,當地人則說,是一千多年前,人們以雪松(Cedre)為材雕刻聖母,年代久了,木質變化才成為黑色。
黑色聖母造型與十九世紀後潔白美麗的聖母瑪利亞截然不同,黑色聖母是抱著小孩的母親,純樸剛毅如同農村婦女,名為耶穌的小孩在黑色聖母懷中,只是很普通的小男孩。
聖者為何如凡人?宗教學家分析,羅馬教會對於聖母的位階一直有爭議,像個村婦的聖母之德,或可代表普天下慈母之德。
樂裴聖母院過去是歐洲信徒到西班牙北部康柏斯帖拉千里苦行必經之地,附近仍留下千年來苦行者足跡,山路林徑中仍有石頭砌成的十字架,上頭的扇貝就是往康柏斯帖拉的記號。如今登山健行的人多,千里苦行的人少,但樂裴聖母院每年還是有六十萬信徒到此膜拜,每到八月,教會須加派三名神父,聆聽教友的告解。
法國聖母院與聖殿協會主席賈剛主教(Mgr Patrick Jacquin)說,朝聖者與觀光客去年約有四千三百萬人,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國人(約二千二百萬),宗教聖地受重視,顯示現代人對傳統之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