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代中醫之子 中藥材出神入畫 羅智華 |2020.03.17 語音朗讀 37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邱于誠將中藥材黏貼在畫紙上,再運用水墨筆法作畫,巧妙呈現出「畫中有藥、藥中有畫」的特色。圖/邱于誠提供 邱于誠為了以中藥入畫,發揮神農嘗百草的創新精神,一幅作品往往得花上個把月時間。圖/邱于誠提供 邱于誠將中藥材黏貼在畫紙上,再運用水墨筆法作畫,巧妙呈現出「畫中有藥、藥中有畫」的特色。圖/邱于誠提供 邱于誠將茶葉融入創作中,結合友人「一碗水敬天」的詩作來向過世阿嬤致敬,表達思念之情。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中藥材是用來滋補身體的藥物與食材,但藥材也能成為繪畫創作的藝術媒材?出生於彰化五代中醫世家、十六歲開始習畫的藝術家邱于誠發揮天馬行空創意,把風乾後的中藥材做為另類的藝術創作素材,結合水墨技法進行繪畫的拼貼與創作,呈現出獨樹一格的藝術之美,持續創作迄今,累積了數十幅中藥入畫作品,成為台灣首位用中藥材作畫的新生代藝術家。嘗百草精神 終於掌握眉角邱于誠雖擁有中山醫學大學物理治療的專業背景,但從十幾歲就開始學習繪畫、水墨創作,在文藝領域走出一片天,除了擅長以水墨作畫外,也專精於陶藝製作,連續好幾年獲得國防部後備指揮部的「全國績優青溪新文藝老師」肯定,更常受邀至各地展覽,在他的作品中,常可見到以中藥鋪的老藥櫃、茶及各類老物件為靈感發想,令觀者發思古之幽情。三十七歲的邱于誠說,家裡從曾曾祖父那一代開始以中醫懸壺濟世,他從小可說是「在中藥堆裡長大的孩子」,甘草、黃芩、紅花、黃耆等,對他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生活事物。也因常摸藥材,他有一天突然靈光乍現,嘗試將中藥材作為創作媒材,邱于誠邊摸索、邊創作,一開始用中藥材敖煮出來的墨汁不是顏色太淡,就是不容易上色,但他發揮「神農嘗百草」精神,終於掌握到「眉角」。以中藥材「番紅花」為例,他會先用水煮開後再取其顏色作為創作顏料,為藝術增添不一樣的風味,此外,他還發揮巧思,將梔子花、甘草、枳殼、大疔癀等中藥材黏貼在畫紙上,再運用水墨筆法作畫,巧妙呈現「畫中有藥、藥中有畫」的特色。就連《本草綱目》也被他拿來作為創作素材,他先將古書影印放大後,再擷取書名、中藥名稱等元素進行拼貼,藉此將現代藝術與古代經典融為一體。茶葉配新詩 表達心中思念之前曾受邀到台中童綜合醫院展出的作品,是他近年以中藥材入畫而發展出的「仁心.茶香系列」、「茶.原鄉系列」」、「仁心系列」等水墨作品。邱于誠表示,所謂醫者仁心,其宗旨也和佛教闡述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理念不謀而合,所以他特別以「仁心」作為作品主題名稱,傳達悲天憫人的情懷。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中藥入畫的系列作品中還悄悄蘊藏著自己對過世阿嬤的思念與敬意。邱于誠表示,住在南投鹿谷的阿嬤在當地種植了一大片茶園,小時候他常跟著阿嬤採茶、製茶,如今阿嬤不在了,但深刻的兒時記憶令他難忘,因此特別將茶葉也融入創作中,結合友人〈一碗水敬天〉的詩作來向天上的阿嬤致敬,表達心中的想念之情。 前一篇文章 疫情最前線 口罩實名制2.0 可望免抽籤 下一篇文章 離島視訊甄試 嘉惠千名考生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3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2025.09.1208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9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10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府城大街 遇見巷仔Niau蜘蛛人修橋苗62線頻落石 縣府急推南岸改善熱氣球 飛越月世界淡江大橋今合龍 拚明年5月通車大佳河濱 向日葵盛開 作者其他文章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南華建築系周承雋 獲台東設計金質獎佛大強化AI教學 資訊系熱門南華註冊率9成6 12學系滿招國際生物奧賽 我奪1金3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