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三國人物》許攸、甄氏、曹丕

◎吳桃源 |2007.08.16
3358觀看次
字級

許攸的故事要看官渡之戰。建安五年(二○○年),袁紹與曹操對峙於官渡(河南中牟北)長達半年之久,袁紹一直無法取勝,曹操也因缺糧,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此時謀士許攸向袁紹進言:趁許昌空虛,夾擊曹操後方。可惜袁紹不聽,許攸無奈,轉投曹營。曹操聞許攸至,高興得連鞋都來不及穿,出往迎接。許攸告知:烏巢(河南延津東南)乃袁紹屯糧處,可派兵襲之,並燒其糧草,不出三日,袁紹自敗。

果然這一把火燒得袁紹一敗塗地,曹操則因官渡大捷,扭轉劣勢,得以統一北方。許攸可謂官渡之戰中舉足輕重的要角。(《三國演義》三十回)

再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中對「許攸問糧」精彩的描繪。

公聞攸來,跣出迎之,撫掌笑曰:「子遠,卿來,吾事濟矣!」既入坐,謂公曰:「袁氏軍盛,何以待之?今有幾糧乎?」公曰:「尚可支一歲。」攸曰:「無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歲。」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實也!」公曰:「向言戲之耳。其實可一月,為之奈何?」攸曰:「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穀已盡,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錙重有萬餘乘,在故市(河南延津)、烏巢,屯軍無嚴備;今以輕兵襲之,不意而至,燔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

許攸雖因襲烏巢之計立下大功,但後來卻仗恃著與曹操故交的身分,出言不遜,終為曹操所誅(《三國志‧魏書‧崔琰傳》)。不過在《三國演義》中卻說是為曹操大將許褚所殺(三十三回)。無論如何,從許攸之死,還是可以看出曹操容人的雅量不足。

甄氏原為袁紹次子袁熙之妻,建安九年,曹操攻克鄴城,平定冀州時,為曹丕所獲,納為妻室。

有關甄氏的記載在《三國志‧魏書‧后妃傳》中其實不多,只說她三歲喪父,十多歲時,因地方戰亂,收成不好,許多百姓變賣財物以換取糧食,她反勸母親以家中存糧賑濟災民。後為曹丕后,生子曹叡,於曹丕登基(二二○年)前失寵,賜死於二二一年。

看這樣的一段故事,只覺得甄氏進宮後和歷代許多佳麗的下場沒什麼兩樣,但因為有曹植〈洛神賦〉的烘托,很多人相信洛神宓妃就是甄氏,而且認為曹植字裡行間充滿對甄氏的感傷。自此以後有關甄氏的一切,都成了坊間喜歡研究的對象了。

先看甄氏失寵以及被賜死的原因。據《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記載,曹叡因母親甄后獲罪賜死,直到五年後,曹丕病危時,他才被立為太子。

再看《三國志‧魏書‧后妃傳》,甄后被殺有兩個原因,一是郭后受寵,一是失意有怨言。曹丕黃初三年(二二三年)欲立郭后時,大臣曾諫:未以妾為夫人之禮。曹丕不聽,仍立之。很明顯地甄氏是死於宮闈內鬥。

其次,曹叡的生父到底是誰?據裴松之推測,甄氏在建安九年為曹丕所納,曹叡應生於建安十年(二○五年),但曹叡死於景初三年(二三九年),怎麼算都不至於三十六歲,可是《三國志‧魏書‧明帝紀》卻清清楚楚說他享年三十六歲。因此甄氏被納時已懷胎,曹叡應是袁熙的後代。

不過也有史學家為此再修正曹叡生年與享年,即建安十一年與三十四歲。但是這八卦的話題已滿天飛了,就像曹操當初對甄氏亦有意,只可惜被曹丕捷足先登,至今也是說不清了。

曹丕在位六七年,政績遠不及曹操一半。不過他在文學造詣上倒是承襲了曹操的才華。其七言詩〈燕歌行〉描繪女子思念久滯不歸的郎君,纏綿悱惻,難以想像此詩竟出自賜死甄后的天子之手。

此外他的〈典論‧論文〉對建安七子的作品提出類比,並強調「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都讓文人有深獲我心之慨。曹丕只活了四十歲,果如自己所言,留下了永垂不朽的文章盛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