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工作人員七日在穆斯林聖城麥加大清真寺的天房周圍消毒。沙國當局為了消毒以遏止疫情傳播,淨空了伊斯蘭聖地。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全球拉警報,醫學期刊《刺胳針》七日在官網發表社論指出,疫情已對全球高所得與中低所得國家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但非洲、拉丁美洲與中東地區還沒備妥防疫措施。
刺胳針(The Lancet)社論說,薄弱的衛生醫療體系如何因應蔓延至全球的疫情令人擔憂,像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拉丁美洲和中東的大多數國家,都還沒有準備好因應新冠病毒的傳染。
刺胳針強調,當前真正的危機在於,各國在遏制疫情方面採取的因應措施「太少、太晚」。
這篇社論呼籲政界領袖應積極展開防疫,並以已故中國湖北省黃石市前市長楊曉波為例指出,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死亡率相當高,這種病毒不是良性的且會致命,因此對於這種傳染病,政界的回應,應體現出病毒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態勢。刺胳針社論提醒高所得國家,面對疫情必須適度承擔風險,採取遏止傳染的果決措施。
哥斯大黎加政府六日證實,確診首例感染新冠病毒。另外,哥倫比亞政府六日也宣布境內出現第一起確診病例。哥斯大黎加的患者為一名從美國來的四十九歲女子,目前她與伴侶待在當地,成為中美洲首例。
秘魯總統畢斯卡拉六日透過電視聲明表示,祕魯出現首起確診病例。顯示疫情在南美洲進一步擴散。畢斯卡拉說,這名確診患者是一名二十五歲男性,近期曾前往西班牙、法國和捷克。
伊朗確診病例暴增一千零七十六例,累計共五千八百二十三起;死亡又多二十一起共一百四十五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衛生當局七日表示,境內確診數已從三十例增至四十五例。另外,科威特境內確診數突破六十例,卡達則增加到十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