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時刻】 崑曲唱片

文/劉劭珩 |2020.03.02
1858觀看次
字級

文/劉劭珩

空閒時日,最喜歡的消遺便是到劇場欣賞崑曲表演。有時是全本,有時是折子戲,或者新編戲。漆黑的觀眾席內,我盡心盡意觀賞著舞台上的演員出演人世間悲歡離合。

中場休息,也習慣去前台望望,買些紀念品。因為一齣戲的主角是我尊敬的老師、一張唱片印刻了一齣戲的版本經典、還有些是基於折扣緣故。因緣際會之下收藏了不少崑曲唱片。但始終難有機會將它們從頭到尾細聽一遍,日久天長,大抵閒置在書架上吃灰塵。

少數幾次,乃由於天氣惡劣被困於家中無所事事;或心情動盪為求平靜;才會抽一張唱片出來播放。可想而知,這樣斷斷續續,閒閒散散地聆聽,主角何人,唱過哪幾支曲牌,精華何處,到底是一無所獲。憶起時,才驚覺怠慢辜負了一段好時光。

近日看到了一篇有關於戲曲唱片的文章,大抵講述了上世紀戲曲唱片的來之不易:國外唱片公司於香港聘請各個地方戲曲的伶人樂師錄製(當然包括崑曲),再運回英國或是德國印製唱片,最後返回到東南亞市場。這樣兜兜轉轉,壓縮時空,復刻回憶,只為了完整呈現精美絕倫的藝術。聽唱片、戲曲在那個年代裡是十分奢侈的享受了。

儘管今日,製造科技發達,唱片之獲取輕而易舉。但未曾改變的仍是藝術家表演崑曲精益求精的決心,還有喜愛欣賞崑曲者的祈望。我遂意識到,新的一年,是時候更用心細品崑曲之美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