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陶塑仿真媽祖 宣揚白沙屯

江俊亮 |2020.02.28
7478觀看次
字級
謝偉奇創作的仿真白沙屯媽祖交趾陶,對他來說是一大挑戰。圖╱記者江俊亮
山邊媽祖交趾陶。圖╱記者江俊亮
雲林至善文化協會執行長蔡銘貴(右二)、交趾陶藝師謝偉奇(左一)發表白沙屯媽祖交趾陶。 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苗栗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每年赴雲林北港進香,沒有固定路線,卻不斷發生撼動人心的故事,雲林至善文化協會有感於此,今年委託交趾陶藝師謝偉奇,以一年多時間捏塑交趾陶媽祖,要讓信徒請回家供奉或收藏。

雲林至善文化協會執行長蔡銘貴表示,白沙屯媽祖每年以步行方式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來回約四百公里,由於無固定路線,行程完全依媽祖旨意,因此被稱為「最有人性的媽祖」,也成為台灣最有特色的徒步進香活動。

倡環保助弱勢

信眾響應

蔡銘貴指出,二○○七年白沙屯媽祖曾到他家駐駕,有感於媽祖神威顯赫,為倡導環保、慈善,宣揚白沙屯媽祖精神,他與地方一群媽祖信徒籌組文化協會,並於二○一○年擲筊請示媽祖獲允。如今,協會成員已從當時的十人增加到五百多人,包括海外的香港信徒。

蔡銘貴表示,為推廣優質的進香文化,文化協會將原本要購買鞭炮、煙火的經費節省下來,再以白沙屯媽祖名義捐贈給扶助中心,一方面可以為環保盡一分心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替媽祖照顧弱勢,獲得許多信眾響應。

他說,白沙屯媽祖前往北港進香的過程中,每年都發生許多撼動人心的故事,例如有重度昏迷的年輕女孩父母,長跪路旁四小時求媽祖「救救我女兒」;也有保母抱著四肢無力的小孩攢轎底,祈求媽祖加持,神奇的是媽祖鑾轎都突然停住,令人動容。

雲林至善文化協會發現,白沙屯媽祖信徒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有些年輕信徒想請媽祖神像回家供奉,但家裡又無多餘空間,為此協會委託交趾陶藝師謝偉奇,捏塑白沙屯媽祖及「山邊媽祖」交趾陶,將送給拱天宮讓信徒擲筊請回。

「山邊媽祖」是拱天宮北方約三公里小村莊,原本有神無廟,媽祖由村民輪流供奉,早年白沙屯媽祖南下進香,因人手不足,就向山邊村借調壯丁抬轎,百餘年來從未缺席,因此白沙屯媽祖進香鑾轎上,還有一尊「山邊媽」。

媽祖暗助加持

突破瓶頸

捏塑交趾陶媽祖的謝偉奇說,一年多前接獲文化協會文創組長鄭勝文邀請,認為宗教藝術化很有意義,於是欣然接受這份挑戰;但是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幸好有媽祖暗助、加持,經過多次修正才完成仿真媽祖。

謝偉奇指出,過去曾捏塑交趾陶神尊,但都是屬於信手拈來的Q版之作,這次仿真作品,要如何呈現媽祖神韻與精神,是很大挑戰;去年農曆七月遇到瓶頸,整個月毫無靈感呈停滯狀態,「神奇的是,過了今年農曆春節,就順利完成了!」

原本從事寺廟剪黏的謝偉奇,師承父業,後來自己成立工作室,專心從事交趾陶創作。他曾拜師交趾陶藝師蘇俊夫,蘇俊夫師承交趾陶大師林添木,創作技法與用釉純熟,曾協助故宮博物院整理陶藝作品,一九九九年獲台灣省民俗藝術(工藝)特別貢獻獎。

謝偉奇表示,這次創作仿真的白沙屯媽祖、山邊媽祖神像,由於交趾陶是低溫軟陶,製作與釉燒過程較為繁瑣,不斷修正釉彩與火候,經多次試窯才成功,希望能為發揚白沙屯媽祖文化,盡一分心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