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陶塑仿真媽祖 宣揚白沙屯 江俊亮 |2020.02.28 語音朗讀 90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謝偉奇創作的仿真白沙屯媽祖交趾陶,對他來說是一大挑戰。圖╱記者江俊亮 山邊媽祖交趾陶。圖╱記者江俊亮 雲林至善文化協會執行長蔡銘貴(右二)、交趾陶藝師謝偉奇(左一)發表白沙屯媽祖交趾陶。 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苗栗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每年赴雲林北港進香,沒有固定路線,卻不斷發生撼動人心的故事,雲林至善文化協會有感於此,今年委託交趾陶藝師謝偉奇,以一年多時間捏塑交趾陶媽祖,要讓信徒請回家供奉或收藏。 雲林至善文化協會執行長蔡銘貴表示,白沙屯媽祖每年以步行方式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來回約四百公里,由於無固定路線,行程完全依媽祖旨意,因此被稱為「最有人性的媽祖」,也成為台灣最有特色的徒步進香活動。 倡環保助弱勢 信眾響應 蔡銘貴指出,二○○七年白沙屯媽祖曾到他家駐駕,有感於媽祖神威顯赫,為倡導環保、慈善,宣揚白沙屯媽祖精神,他與地方一群媽祖信徒籌組文化協會,並於二○一○年擲筊請示媽祖獲允。如今,協會成員已從當時的十人增加到五百多人,包括海外的香港信徒。 蔡銘貴表示,為推廣優質的進香文化,文化協會將原本要購買鞭炮、煙火的經費節省下來,再以白沙屯媽祖名義捐贈給扶助中心,一方面可以為環保盡一分心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替媽祖照顧弱勢,獲得許多信眾響應。 他說,白沙屯媽祖前往北港進香的過程中,每年都發生許多撼動人心的故事,例如有重度昏迷的年輕女孩父母,長跪路旁四小時求媽祖「救救我女兒」;也有保母抱著四肢無力的小孩攢轎底,祈求媽祖加持,神奇的是媽祖鑾轎都突然停住,令人動容。 雲林至善文化協會發現,白沙屯媽祖信徒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有些年輕信徒想請媽祖神像回家供奉,但家裡又無多餘空間,為此協會委託交趾陶藝師謝偉奇,捏塑白沙屯媽祖及「山邊媽祖」交趾陶,將送給拱天宮讓信徒擲筊請回。 「山邊媽祖」是拱天宮北方約三公里小村莊,原本有神無廟,媽祖由村民輪流供奉,早年白沙屯媽祖南下進香,因人手不足,就向山邊村借調壯丁抬轎,百餘年來從未缺席,因此白沙屯媽祖進香鑾轎上,還有一尊「山邊媽」。 媽祖暗助加持 突破瓶頸 捏塑交趾陶媽祖的謝偉奇說,一年多前接獲文化協會文創組長鄭勝文邀請,認為宗教藝術化很有意義,於是欣然接受這份挑戰;但是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幸好有媽祖暗助、加持,經過多次修正才完成仿真媽祖。 謝偉奇指出,過去曾捏塑交趾陶神尊,但都是屬於信手拈來的Q版之作,這次仿真作品,要如何呈現媽祖神韻與精神,是很大挑戰;去年農曆七月遇到瓶頸,整個月毫無靈感呈停滯狀態,「神奇的是,過了今年農曆春節,就順利完成了!」 原本從事寺廟剪黏的謝偉奇,師承父業,後來自己成立工作室,專心從事交趾陶創作。他曾拜師交趾陶藝師蘇俊夫,蘇俊夫師承交趾陶大師林添木,創作技法與用釉純熟,曾協助故宮博物院整理陶藝作品,一九九九年獲台灣省民俗藝術(工藝)特別貢獻獎。 謝偉奇表示,這次創作仿真的白沙屯媽祖、山邊媽祖神像,由於交趾陶是低溫軟陶,製作與釉燒過程較為繁瑣,不斷修正釉彩與火候,經多次試窯才成功,希望能為發揚白沙屯媽祖文化,盡一分心力。 前一篇文章 虛擬實境 再造澎湖媽宮風華 下一篇文章 西來青年一日精進 福慧雙修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7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8如是說2025.06.2509【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10社論--切莫誤判中東情勢2025.06.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攜手知名廚藝學校 光明大學培育學生斜槓力走進部落低碳慢活 香海旅行推綠色旅遊旗山禪淨中心 首辦三皈五戒典禮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紐約道場三好園遊會 蔬食文化進社區海天佛剎佛光孩童 喜成觀音契子 作者其他文章井仔腳瓦盤鹽田 賞夕陽高跟鞋教堂 玩美一夏龍宮瀑布 清涼來襲「喘息咖啡」 讓照顧者放鬆雨打阿勃勒 飄散黃金毯海上來的光 佛館展雲林媽祖文化古物 榮獲3國際設計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