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調查,有近七成家長不知道有兒童專用藥,兒童專用藥是「適合給小朋友吃的藥」,是依據小朋友的年齡、體重設計藥量,且容易吞服;但有高達九成的小朋友生病時,拿到的藥物屬於藥粉劑型,六成二家長擔心,小孩子服用之後,會出現藥量過重或不足。
醫改會執行長劉梅君指出,兒童藥劑是針對小朋友生理特性及需求來選擇藥品及設計劑型和用法。為方便小朋友服用,多是懸浮液、口服液、糖漿劑等喝的水劑,也有可以咬碎咀嚼,和含進口或一加水就溶化的口溶液、顆粒、散劑等,小朋友吃藥時,比較不會因需強灌不適合磨粉卻磨成粉的藥品,或有可怕藥味的藥品,因此掙扎、嗆吐。
但是根據醫改會針對八百多位六歲以下家長進行的兒童用藥調查,家長最近一次帶小朋友就醫拿藥,九成以上都拿了藥粉,也有四成以上家長反應藥粉有怪味,小朋友抗拒吃藥;且藥粉和藥水不相溶合。
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說,許多家長向醫師反應要兒童專用藥時,醫師回答「沒有這類藥」,但是醫改會初步從醫院調查,蒐集到治療獲改善一般疾病的兒童藥劑就有六十九筆,包括止咳和祛痰藥、過敏性鼻炎、皮膚癢的抗過敏藥以及退燒、止痛藥;治療中耳炎、呼吸道或腸胃道等感染的抗發炎藥以及治療氣喘、止瀉、補充電解質或維生素等口服的藥物,且多數有健保給付。
醫改會關心小朋友用藥安全,在「愛兒藥行動」活動網頁中,設立「提供兒童藥劑的醫療院所」查詢功能,家長可查詢住家附近有那些醫療院所提供兒童藥劑,醫療院若有提供兒童用藥可自我推薦,家長也可以協助推薦。醫改會網址www.thrf.org.tw。電話:(○二)二七四一七六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