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佛光山南天寺祈願世界即早遠離疫病,平安吉祥。在舉辦「供佛齋天祈安植福法會」前,2月1日晚上,於法堂舉行「行道天下 福滿人間」講座。圖/人間社記者Robin攝
法師帶領大眾祈福。 人間社記者馬鳴月攝
【人間社記者陳昭良臥龍崗報導】佛光山南天寺一日於法堂舉行「行道天下,福滿人間」講座,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新春賀詞為主題,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覺舫法師主持,期能藉由與談人生活經驗分享,淨化社會人心,明白個人的身口意與現在、未來息息相關,影響生活、家庭與財富等層面,共一百五十人與會聆聽。
南天大學人間佛教研究生Alexander Trauth-Goik以英文字「Wealth」,解釋其字與財產或金錢有關聯,但中文亦有「豐富」的含義,前者強調物質世界存在的物質,後者是內心的特點、發展,人與人間的關係。他進一步說明,佛教的和諧與慈悲,有助於豐富及提升個人內在涵養,補足現代人缺乏的心靈寄託及寂寞感。
「每個人對福報的看法不同,得到的福報也就不同。」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董事廖德培表示,過去承襲長輩的觀念,認為財富就是要光宗耀祖,就是有福報;學佛後,體認到追求圓滿人生,先要有覺悟的人生,才能看破幻象,真正的富貴是內心的富貴,內心安詳自在,才是福報。
南天大學人間佛教研究所教授覺瑋法師指出,修福與進德是開啟智慧的前提,福報從明心見性的般若智慧來,「未來十年,要讓世人行道天下,發動茹素、種樹、減少塑膠、愛護地球、保護生態等,最重要的是藉由善行修善心、慈悲心。」
「我對財富的理解,外財是上班賺錢,滿足生活,生活需求。內財是慈悲、三好、四給、不忘初心。」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前會長黃勁鋒擔任會長時,時時提醒自己當義工的目的,並肯定福報從服務大眾、與眾結緣而來。
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感謝諸佛菩薩加持、父母培養慈悲心,以及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無私的精神,把佛法帶到全世界,「出生六根具足、身心健康、四肢健全,就是有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