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 燒掉全球1600億美元

 |2020.02.04
183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彭博資訊》報導,連結緊密的全球經濟,已開始感受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衝擊,全球經濟的損失,可能高達1600億美元。

紐西蘭一家衛浴設備公司向客戶表示,原本預定的德國設計蓮蓬頭缺貨,因為上海工廠目前關閉;REC集團的高管在加州設立供應鏈戰情室,應對預期將在中國大陸出現的運送延誤。沙烏地阿拉伯則有意召開石油輸出國(OPEC)緊急會議,商討原油需求下滑問題。

自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以來,中國大陸在全球經濟產出的占比已成長4倍,增至17%。目前大陸是全球新車、半導體最大市場、國際觀光最大消費國、服飾和紡織品最大出口國,也是許多個人電腦和幾乎所有iPhone的生產地。

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Warwick McKibbin推測,新型冠狀病毒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可能達SARS的3到4倍。當年的SARS風暴,損失估達400億美元。

供應鏈重鎮封城

全球企業心驚

目前為止,中國大陸承受的衝擊最大;武漢是大陸的製造業重鎮,也被稱為中國的芝加哥或底特律,迄今仍封城;農曆新年假期延長,上海和一些製造重鎮也暫未恢復運轉。但大陸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也代表全球各地的企業和高管只能被迫觀望這場危機的變化。

食品巨擘卡夫亨氏(Kraft Heinz)在中國大陸聘雇數千名員工,在武漢也有一組小型銷售團隊;該公司執行長帕特里西奧(Miguel Patricio)說:「所有人都在關注事態的演變。如果危機延續,大家只能待在家裡,配送和生產就會開始出現問題。」

幾個月前,牛仔褲品牌Levi Strauss在武漢的旗艦店開幕,規模是全大陸最大,也被公司高管視為成長新時代的象徵。然而,這家旗艦店也因疫情關閉,公司的相關成長策略只能暫停。許多國際性的公司也面臨相同問題,包括星巴克、蘋果。

國際和本土企業都受創,只能期盼疫情盡快獲得控制。

關閉的時間愈長

彌補空間愈少

商家停業,有些損失會永遠失去;例如,消費者不會在3月時多買幾杯星巴克咖啡。工廠或可在恢復營運後加班彌補一些產能,但關閉的時間愈長,能夠彌補的空間愈少。企業支出也將延緩,等待對疫情衝擊的進一步了解。

武漢病毒,也對科技業產生廣泛影響。中國大陸占全球科技資訊支出約21%,許多個人電腦製造商和零件供應商都在大陸,若銷售降溫,也將影響軟體的需求,例如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

目前,全球晶片每年銷售額逾4700億美元,超過一半是用於在大陸出售的裝置或在大陸安裝於其他裝置上,然後出口。

蘋果公司原本就已未雨綢繆,採取分散供應商的策略,短期內應該不會受到重大衝擊;不過,該公司產品的組裝作業大部分在大陸進行,若疫情導致組裝線勞動力短缺,將直接影響出貨量。

武漢肺炎的另一個影響層面,是促使企業把產線移出中國大陸。去年的美中貿易戰,令企業爭相尋找中國大陸供應商的替代方案,避免被課徵關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促使企業把製造地點遷至美國、墨西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