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過量 中藥茶飲消脹解膩

 |2020.01.30
1404觀看次
字級
中醫師說,可多利用中藥茶飲保健。圖/嘉義長庚醫院提供

【本報嘉義訊】過年大吃大喝,造成胃痛、腹脹和排便不順怎麼辦?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醫師楊佩蓉說,可多利用中藥茶飲保健,例如,使用一些中藥材像是陳皮可以健脾理氣、山楂可消實化積、決明子幫助潤腸通便。若有水腫的話,另外可再配合茯苓、荷葉利水消腫,加強代謝功能,達到消脹解膩的作用。

四十五歲劉小姐因工作忙碌,長期三餐不正常,本身患有胃部疾患,又正逢年節到來,放縱之餘餐餐大吃大喝,零嘴糕餅等更是毫無忌憚地狂吃,造成腹脹腹痛、胸悶、消化不良和便祕等。她服用好幾次胃藥,症狀仍反覆,年假才沒幾天,就破壞了年節歡樂的氣氛。

楊佩蓉表示,以中醫角度來講,吃進的食物需要脾胃消化吸收,並將精微物質分布到全身臟腑器官滋養,人體才能正常運作。若是長期無定時定量,甚至暴飲暴食,《黃帝內經》有云:「飲食自倍,脾胃乃傷」,飲食不知節制是導致消化器官受傷最重要的原因。

再加上年節氣候較冷,且食物也偏較重油重鹹,甜食糕餅等肥甘厚味之品,更是加重腸胃道負擔,產生胃痛、腹脹、排便不暢等情況發作,若是出現輕微消化功能困擾,不妨搭配中藥茶飲及穴位按摩來紓緩不適感症狀。

她說,穴位按摩上一般可選取胃經及大腸經穴位,包含足三里、合谷穴,腹部的特定穴位,如:中脘、天樞穴,對胃部不適感、胃脹、腹圍較大的患者改善幫助良多,也都可以做為腸胃日常保健的穴位。

她表示,預防勝於治療,年節腸胃道保養根本方法,最重要還是飲食節制,避免生冷寒性食物或辛辣等刺激類食物,同時也包含規律生活及運動,不但能保健康之餘,也不用擔心年後身材走樣、體重上升的困擾,但若有進一步問題,就近尋找醫師對症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