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傳藝園區新春期間打造「百家姓燈籠牆」,邀遊客依自己姓氏尋根。圖╲中央社
【本報宜蘭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迎新年,推出「百家姓燈籠牆」,集合四百個寫上各姓氏的紅色燈籠高高掛;無獨有偶,羅東鎮公所也用將近八百個燈籠打造十三公尺高燈籠塔,喜氣洋洋。
內政部每二年公布「全國姓名統計分析」,據二○一八年底最新統計,全國共一千八百三十二姓,在前十大姓氏中,「陳」、「林」居前二名;罕見姓氏中,姓氏僅有一人者達二百六十五姓,如姓「勺」、「丙」等。
經營傳藝園區的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每個姓氏都有意味深長的來歷,姓氏就是本。為推廣宗族文化,園區新春期間打造全台唯一百家姓燈籠牆,邀遊客尋找自己姓氏。
基金會表示,據內政部資料蒐集前四百大姓氏,邀工藝師與書法家逐一寫在大紅燈籠上,集中懸掛設計後,成為別開生面的藝術牆。除有多數大眾熟知的「李」、「劉」、「黃」與「張」等姓氏,還有罕見的「戰」、「兵」、「皮」、「薄」、「那」與「買」等。
百家姓燈籠牆每天下午四時起點燈,歡迎遊客入園欣賞燈籠與文字美,也希望寓教於樂認識姓氏文化,體驗飲水思源深意。
羅東鎮公所在羅東夜市旁中山公園廣場,共使用約八百個直徑四十五公分到六十公分的大紅燈籠,打造「羅東迎春,鼠年吉祥」燈籠塔。還有一千二百名國民中、小學生手繪紅燈籠,個個有不同與鼠年有關的主題,結合童趣與新年圖案,高掛燈籠塔周邊,散發濃濃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