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國小友善校園 全校都成三好推手 |2019.07.22 語音朗讀 3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七股國小友善校園 全校都成三好推手 文∕人間社記者 唐福良 圖/七股國小提供 校長陳智揚秉持三好理念,帶領台南市七股國小師生齊心型塑出小而美的校園風景。2017年透過三好校園實踐學校計畫,在生活教育各層面齊步推動下,全校約160位學生都成為三好實踐小尖兵,將實施三好運動後的受益推及家庭、社區。 ● 生活中實踐三好 學校推動三好從生活中做起。以食的方面而言,如響應「飢餓30」活動,藉由影片及實際體驗飢餓的感覺,教導小朋友惜福的重要性;更展現小學校的優勢,每天中午全校同學齊聚活動中心共餐,除了學習用餐禮儀,也有效大幅減量廚餘;並在學校中開闢一片小菜園,充份利用所剩不多的廚餘作成堆肥,種出香蕉、小蕃茄、青椒等各式甜美蔬果。在「食物銀行集食行善」活動中,小朋友認知食物銀行的概念,也帶著食物或零錢響應捐款,不但看見自己擁有的幸福,也願意幫助他人享受幸福。 台南市七股區位處台灣本島最西端,是黑面琵鷺及多種候鳥重要的棲息地,為培養學生守護大地的觀念,體悟做好事從愛護家鄉環境做起,校方不但安排多場生態課程講座,並帶領學生實際到近海沙洲淨灘。 圖說:七股潟湖沙洲生態教學及淨灘,做好事從愛護家鄉環境做起。 圖/七股國小提供 ● 例行活動賦新意 即使是例行活動,加入三好便能賦予新意。校長指出:每年的校慶運動會與三好精神結合後便展現全新風貌,讓運動不只是競賽,更著重於品德的建立。他會提醒同學:身行好事的落實,就是每個人培養運動家的精神,在競賽的過程中懂得相互鼓勵,堅持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校慶當天,四年級學生也利用機會向家長、來賓介紹三好運動,他們自行設計一系列提問,邀請來賓一起實踐三好。宣導小組成員在過程中體認到「要向別人推廣三好,自己就必須先力行三好」,擔任司儀的蘇芸亭同學也表示:「這學期開始推行三好後,學校每天都變得不一樣,運動會上看見大家努力的成果,更深深覺得原來三好就在生活中,就在學習之中。」 「以前被指派去掃水溝或掃廁所都會覺得倒楣,但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做好事不只對別人有益,自己更賺到快樂和體力。」一位剛掃完水溝的高年級同學講出不一樣的心聲。為了讓學生有機會身體力行實踐三好,校方特別安排這類「習勞課程」,首先由老師說明服務勞動的重要性,提升學生服務學習的動機後,就會發現孩子認真完成工作,也會相互合作。 106年的教師節與中秋節相隔不久,校方將二個節日活動結合,由小朋友親手做蛋黃酥送給老師。小朋友學到了新技能,也思考如何將心中感謝化為行動,不只敬師,更想幫助社區獨居老人,於是也將蛋黃酥與社區長輩分享,歡度中秋。讓教師節和中秋節的歡慶意義化成感恩、付出,從校內走入社區。 陳校長大力支持每一項三好活動,並不厭其煩說明這些活動經由哪些人策劃、出資、服務及參與,花多少心力才得以實現,讓小朋友學會感謝。於是每位小朋友都成為三好推手,七股國小自然實現了友善校園的理想。 圖/七股國小提供 前一篇文章 【讀報心得】創作無極限 下一篇文章 【閱讀素養】自主閱讀學習—談閱讀的自我監控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詩】覺有情2025.07.0207【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8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9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10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普門寺讀報教育走入校園 涵養正知正見的三好學生《人間福報》走進阿里山鄒族部落小學 十字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