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澳洲野火燒毀土地面積超過一千萬公頃,估計奪走十億隻動物生命。去年巴西亞馬遜大火也引起國際注意,專家指出,亞馬遜大火的破壞甚至影響安地斯地區的冰融化和巴西的降雨情況,火災發生後,熱帶雨林需要數年才能重建,生物多樣性損失更大。
澳洲植被乾燥,夏季高溫超過攝氏四十度,乾燥的氣候加上強風,加快火焰傳播速度,任何人為產生的星星之火都足以燎原。由於植被已適應這類型火災發生,災後也恢復迅速。但今年的焚毀的面積驚人。
亞馬遜是潮溼的雨林,大規模火災都是與砍伐森林有關的人類行為引起,像是清理遭砍伐的林地,占領公共土地。
亞馬遜研究所科學主任阿倫卡(Ane Alencar)表示,澳洲的生態系統依賴火,植被主要是森林和稀樹草原,許多植物需要火來傳播種子。亞馬遜的生態系統則懼怕火,樹的莖和皮很薄,無法抵抗火焰,一旦發生火災,這些樹木會受到很大衝擊,研究顯示約百分之四十的樹木在火災後死亡,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巨大。
聖保羅聯邦大學氣象專家諾布瑞(Carlos Nobre)說,有跡象顯示亞馬遜可能不再像現在這樣潮溼,逐漸變成類似東北部塞拉多草原。諾布瑞還表示,百分之六十的亞馬遜範圍,旱季將愈來愈長,且需要較潮溼環境的樹木死亡率愈來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