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指標 辨別茶葉好壞

 |2007.08.12
3145觀看次
字級

談到茶葉,就不能不談談飲茶文化。了解茶葉的人,多半懂得喝茶,而品茶更是門大學問。

不懂喝茶的人,把茶當飲料,認為能解渴就好,拿到一杯茶,就一咕嚕地喝下去了,完全沒感受到茶的香氣。懂得享受喝茶的人,則會先小啜一口,含在嘴巴中一會兒後再吞下去,此時不僅可以感覺到口齒留香,喉嚨也有股回甘的感覺。

杜吉豐喝茶已有數十年,他認為茶本身就是個藝術。如何辨別茶葉好壞,他說,可從外觀、色澤、香氣、滋味、察葉底來看。

外觀:每個地區所產的茶葉都不相同,外型自然也不一樣,有的屬於球型如鐵觀音,有的屬條型如包種茶。

色澤:要明亮清澈,如紅茶是深紅褐色,綠茶是翠綠色;烏龍茶是翠綠或墨綠等變化。茶乾的顏色,則必須油亮光潤且鮮活。

香氣:各種茶類因發酵製法不同,香氣各異。如綠茶有蔬果香;高山烏龍茶馥郁花香;紅茶焦糖香。所有香氣,應講求純、高揚、濃郁、綿長。

至於滋味部分,則要甘醇滑潤,少苦澀,才能在喉間產生回甘效果。

察葉底,即剩下的茶渣,也是辦識品質的重要依據。

有的人泡茶習慣不喝第一泡,杜吉豐說,有的人認為製茶過程中,可能有不乾淨的地方,因此會習慣在沖泡幾秒後,先把茶倒出來,過濾髒東西。不過,現在製茶技術提升,衛生條件改善,茶葉本身都很乾淨了。

至於如何泡好茶,杜豐吉說,要注意水溫、浸泡時間、茶量。一開始先浸泡茶葉,至於要浸多久及溫度,則視茶葉種類而定。一般來說,低發酵的茶,需要低溫沖泡,才能去苦澀;高發酵的茶就需要高溫。

杜豐吉說,喝茶可以提升生活層次,愈講究喝茶的人愈會在意茶具。不同茶葉適合不同種類的茶壺,有的是適合陶製,有的適合土製,有的適合瓷製,大不相同。

他強調,人會欣賞美的事物,有的人會花上千元買一個上好的茶壺或茶杯,但卻捨不得用,這就是為器所用,非常不好,買美的茶壺除了賞心悅目之外,當然也是要用來品茶。

泡茶有兩種,一個是個人品茗,另一個就是超過一個人以上喝茶。情況不同,做的選擇也不一樣。

有多年喝茶經驗的黃先生說,以茶會友,互相交流,透過喝茶,增進人與人間的感情。

王端鎧則認為,喝茶沒有一定的形式,不一定要準備很多茶具才叫喝茶,簡簡單單也可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