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領了勞保老年年金,只要再工作,雇主都要繼續提撥退休金。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工作到幾歲之後就沒有退休金了?勞工退休金可以累積幾次?如果六十歲之後再去工作,還有退休金嗎?在二○○五年勞退新制上路後,台灣退休制度具有高度彈性,勞工不但可以隨時轉換工作,不怕丟了年資,領不到退休金,即使領了勞保老年年金之後,不管六十二歲、六十六歲甚至七十歲再工作,雇主都要提撥退休金,沒有年齡、年資及次數限制。
勞保+勞退
有2筆退休金
受雇勞工退休金應該至少有兩筆,一筆是勞保老年給付,另外一筆是勞退(又分為勞退舊制與勞退新制)。也就是說,勞工若領了勞保老年給付(或年金),一定要記得還有勞退。
那麼勞工老了之後,既領了勞保老年給付,也將勞退新制帳戶的退休金領完後,難道就沒有退休金了?
其實不然。勞工應謹記一個原則,無論多老,只要繼續投入職場,而且是適用勞基法的公司,就一定可以再累積退休金。
續提退休金
至少間隔1年
勞保局表示,勞工退休金條例第二十四條之一規定,勞工領取續提退休金,一年以一次為限。也就是說,雖然勞退新制帳戶只要滿六十歲後就可以領走,但如果勞工領走後又繼續工作,帳戶持續有錢提撥進來,勞工雖然可以再領走,但與前次提領時間必須間隔一年。
現代很多年輕人很早就進入職場打工,同時在一家以上公司打工的勞工也不少,到底退休金怎麼提撥?勞退新制設計與舊制最大不同,在於勞工不必在同一個事業單位工作,也可以累積退休金,甚至如果同時在不同地方打工,每個雇主都要提撥退休金,勞工等於保障加倍。
多公司打工
勞退入同帳戶
不同於以往勞退舊制,勞工必須在同一事業單位累積一定年資,退休時才能領到退休金。勞退新制明文規定雇主要為所有受雇勞工按月提撥薪資百分之六到勞工退休帳戶,才確保每位勞工都有退休金,而且所有年資都不浪費。
勞退新制最大特色是,退休帳戶跟著勞工個人,勞工一旦開始工作,初入職場第一個雇主就得向勞保局申請提撥退休金,此後該帳戶就成為勞工個人所屬退休帳戶,一輩子都是同一個帳戶。勞工從A公司換到B公司,每位雇主都要提撥退休金。
如果勞工同時在多家公司上班,上班的事業單位又是勞基法適用行業,則依規定都要提撥退休金。勞保局表示,每位勞工的勞退新制都是總歸戶,也就是同一位勞工,不管是那家公司提撥的退休金,都是到同一個帳戶。
勞保局表示,勞退條例規定,雇主提撥給勞工的退休金,應每月以書面通知勞工,可在薪資單中註明,或另以其他書面、或電子資料傳輸通知皆可。勞工也可透過勞動保障卡在ATM印出明細表,明細表會載明提繳工資的事業單位名稱,就知道是那家公司提撥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