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喳快門」一瞬停駐流光

 |2019.12.24
1969觀看次
字級

【本報苗栗訊】苗栗縣攝影師曾進發以「戲夢人生」主題,拍攝台中國家歌劇院水中倒影夜景,勇奪IPA國際攝影大賽建築類首獎。他說,透過旅行拍照更了解這片土地,也讓世界看見台灣之美。

IPA國際攝影大賽有「攝影界奧斯卡」之稱,曾進發這幅拍攝於2017年的獲獎作品,也被美國攝影學會(PSA)邀請,在全球4大洲、30多國進行巡迴展,今年8月在中國北京及孟加拉展出,

曾進發接受訪問指出,台中國家歌劇院由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設計,建築本身已極具特色,那天他指導學生到彰化旅拍,北返途中興起前往歌劇院取景,抵達時已是華燈初上,外牆曲線一片美麗金黃。

攝影眼 瞬間抓住光景

他站在戶外廣場水池前觀察,發現池水平靜而淺,呈現出的倒影更為明亮清晰,上下相映有如中國名瓷之美,趕緊換上超廣角鏡頭,又從觀景窗內,看到人們三三兩兩漫步於建築劇院前,彷彿現實與幻影交錯,頗有「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人生寫照之感,於是趁噴水停歇時,按下快門。

曾進發說,那天在台中歌劇院只停留不到1個小時,或許因為照片別具意境,與一般建築攝影作品不同,才能獲獎,「很多時候都是剛好捉住了機會」。

不過,他也坦言,平日累積的基本功也相當重要。拜數位科技之賜,現在學習攝影拍照,無論成本、技巧都更容易上手,比起早年「底片機」時代,至少不會捨不得按快門,更可加倍練習,考驗的是要培養出攝影眼,從周遭景物創造出新的意境。

事實上,57歲的曾進發,學習接觸攝影不過7年時間,從小熱愛寫作的他,富有文學天分,卻怕當作家無法養家活口,直到中年拾筆寫詩,想在臉書(Facebook)分享詩作,先是在網路找圖片襯托,後來索性自己拍,一開始用手機,後來認真拜師學藝,才逐漸走上專業攝影,未料,網友反而對他的攝影作品讚譽更甚於詩。

7年來,曾進發多次拿下國際攝影大賽獎項,獎牌累積數百面,他說,因為攝影才會深入台灣各處,從高山雲海到山林小徑,捕捉任何一種生活風景,透過鏡頭更加了解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這次以拍攝台中國家歌劇院獲獎,別具意義,讓世界看見台灣之美。

喪攝師 哀傷中看見愛

值得注意的還有,以一幀台灣喪葬儀式紀錄摘下傳統與文化類榮譽獎的喪禮攝影師李柏宏,獲獎影像中,法師扮演的是溝通陰陽兩界的橋梁,藉由儀式與火焰為死者送行,寄望亡者在另一個世界無苦無痛。

73年次的李柏宏投入喪攝3年多畢業自人文心理科系的他,以一雙人文之眼來看待每一場「畢業典禮」,拍攝繁雜儀式中的動人畫面。「生命中不只有喜、樂,還有怒與哀,人的死亡並不是可怕的事情,即便是哀,也值得被記錄,在哀之中我們也能看見愛。」他認為,喪禮和其他所有重要儀式一樣,也值得被記錄與留念。

李柏宏認為,世界各地有許多宗教信仰和獨特儀式,他穿梭在逝者、家屬、法師、殯葬人員的陣列之間捕捉生命的微光,藉由此次參賽作品表達台灣人(華人)在喪葬習俗中展現出的信仰樣貌,人們相信火焰能夠將物品「有形化作無形」,傳送到逝者正在前往的另一個世界,讓心愛的人死後也能安居。他用自己的觀點去詮釋每一場喪禮,改變大家對於殯葬禮俗的既定印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