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市教育局從明年起對國小中高年級的學生做學力測驗,透過數據,分析每名學生起跑點,結合教育部推出的因材網,建立學習歷程,希望「扶弱助強」,未來推到國高中,有效解決補救教學的問題。
教育局長鄭新輝說,台南市以往每年對小五實施學力測驗,下學期起擴及到小三至小六,實施國、英、數測驗,然後逐步延伸到國、高中。這是以科技輔助學習的教學策略,將透過測驗的數據,分析每名學生學習狀況,進而結合因材網,建立學習歷程。
鄭新輝表示,一個班有低、中、高等三種程度學生,老師所教的可能低成就的學生聽不懂,高成就的學生認為太簡單;會先試辦,讓低成就與高成就學生抽離出來,藉由平板學習,可以讓弱者趕上進度,強者繼續超前並加深加廣,真正因材施教。
因材網內容分四大項,分別是知識結構學習、智慧適性診斷、互動式學習及二十一世紀核心素養,台南市崇學國小也是教育部二十一世紀核心素養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畫研究基地學校,五、六年級學生接受數位閱讀課程與電腦線上測驗。
崇學國小的特色是綠屋頂,在結合因材網前,先透過測驗再上課,引導學生認識綠屋頂等問題,接著結合因材網,進行後測,學生下課還捨不得走,想要多學習。
崇學國小教師張琬翔說,學生多會自主找答案,所以題庫必須推陳出新,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需要,藉由科技輔助教學才能竟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