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人類存在的空間,被稱為三度空間,如果再加上時間軸,就會變成四度空間;不過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麗莎‧藍道挑戰愛因斯坦的四次元結構,提出「五度空間」的說法,若實驗成功,可能會因此發現「時光隧道」。
麗莎‧藍道曾因美麗的外貌上過時尚雜誌,但讓她在物理界聲名大噪的是她關於五度空間的發現。麗莎在核分裂過程中,意外發現有微粒突然消失,這和目前的科學理論產生矛盾,她大膽假設,這些微粒可能就是飛往人類看不見的五度空間。
為了驗證這項驚人的理論,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理事會結合全球三十四國合作,花費一千三百一十七億元台幣,在一百公尺深的地底建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質子對撞實驗室,預計明年正式啟動這項劃時代的實驗:把質子放在一個周長二十七公里的環形龐然大物裡,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讓質子相撞,碰撞後將釋放出大量微小粒子,如果有粒子消失,就可以證實粒子進入了五度空間。
麗莎認為地球上的確存在五度空間,甚至近在咫尺,只是人類看不見而已。她指出,「涵蓋人類三次元世界的五次元空間,應該存在另一個三次元世界,只有重力產生的能量可穿梭於不同世界」。目前專家們正在努力找出重力以外,可以穿梭不同世界的物質,或許可以找出其他次元空間,甚至發現時光隧道。麗莎表示,要進行時空之旅還很難,「因為人類目前還沒有能力離開生存的三度空間」,但只要證實五度空間存在,地球上的許多秘密也將被一一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