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山門髹漆展開修復工程。圖╱彰化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擁有「台灣紫禁城」稱號、歷史悠久的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因各界對於廊柱顏色的修復成果出現批評聲音,加上寺廟山門長年受日曬雨淋,導致山門及木柱等木材劣化,為避免影響宗教古蹟的保存,彰化縣文化局日前啟動修復程序與油漆工程,除將以傳統工法配合科學檢測結果進行修復,過程中將結合縮時攝影、施工前後對照等方式做為修復記錄,預計工期為三百三十天。
鹿港龍山寺興建於西元一七七六年,主祀觀世音菩薩,是台灣五座知名「龍山寺」中保存最完善、規模最大的寺廟。此次委託經驗豐富的傳統匠師曹仙文進行山門髹漆施作。
縣府表示,透過科學檢測發現,鹿港龍山寺以前的山門及木柱因為沒有施以披麻捉灰工法,加上長期裸露在外,導致木材劣化,這次將採用傳統工法以光油混和礦物性顏料施作,讓龍山寺成為日後宗教古蹟進行彩繪修復施作的典範。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龍山寺歷史悠久,不僅是國定古蹟也是鹿港的國寶,此次髹漆修復工作,相信一定會有很好成果,歷史古蹟可以「復舊如舊」,保留原本的建築特色,讓珍貴古寺永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