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晴空 明心見性 文/慧昭法師 |2019.12.01 語音朗讀 15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慧昭法師 參禪主要目的在於「明心見性」,何謂明心見性?古德:「心就是性,性就是心。」緣起名為心,性空名為性。心為用,性為體,體用一如,即是空有不二。 以《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來說:生其心為緣起有,無所住為性空。無所住是般若,般若是道之體,生其心乃般若所起的巧用,成佛的兩大要素即般若與方便缺一不可! 正如惠能大師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大悟,言道:「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清淨心即無住心,也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前一篇文章 講座看板 下一篇文章 菩薩的必修課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3【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4漢光演習7月9日登場 3階段演練2025.06.2705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合作北大 香港人文教育中心成立北京大學簽2025.06.2708叢林學院弘法佈教賽 學子獅子吼嘹亮2025.06.2709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10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行者心】晒書節的溫暖邂逅【佛光口述歷史系列】千載一時 恭迎佛陀真身舍利【朗朗晴空】無諍三昧【人間行者心】光明的路【佛光口述歷史系列】千載一時 恭迎佛陀真身舍利【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1 作者其他文章【朗朗晴空】無諍三昧【朗朗晴空】變【朗朗晴空】菩薩摩訶薩【朗朗晴空】改變命運的方法【朗朗晴空】解脫的真義【紀實攝影】驚歎尼加拉瓜大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