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東西向快速公路北門玉井線挖到「西寮遺址」(台南縣),去年底公路總局和中研院聯手搶救,隨平埔族「西拉雅人」出土文物日增,已成為國內最大史前遺址。雖是台灣考古史的重大發現,但也使東西向快速公路北門玉井線工程只能局部通車,全線通車將延到民國九十九年。
東西向快速公路北門玉井線工程,是台灣地區西部走廊十二條東西向快速公路之一,民國八十二年因當地民眾反對停擺十幾年,之後又發現距今一千五百年至六百年的西寮遺址,以致工程再度延誤。公路總局去年底與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作搶救,但由於遺址愈挖愈大,以致經費大幅增加,工程也只能局部通車。
但該工程仍締造重大公共建設施工時,政府與考古專家合作,共同搶救古蹟的先例。尤其當千年藻礁遭中油卡車破壞事件發生後,搶救西寮遺址一事更顯難得。
局部通車路段,為北門玉井線國道三號官田交流道至西庄交流道,全長六點六公里,預計八月中通車。至於西庄交流道至北門路段,則因搶救遺址而延到九十九年。
劉益昌的團隊將加快腳步搶救,以把搶救完成的探坑交還施工,興建高架道路橋墩的基椿。只是搶救所需經費,將從原來六千八百萬元,再大幅增加九千多萬元。全案正送經建會審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