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 獵 喬林
花鹿矢跑過去。泰耶魯的青年矢跑過去,
黑瘦的高山狗矢跑過去。泰耶魯的青年矢跑過去
我是一靜觀的杉樹
花鹿慌奔過來。泰耶魯的青年慌奔過來
黑瘦的高山狗慌奔過來。泰耶魯的青年慌奔過來
杉樹凝視著我
這是詩人李敏勇在「台灣詩閱讀」(玉山社)裡所介紹推薦的一首有趣的作品。說它有趣是因為詩中寥寥無幾的名相、物件--花鹿、泰耶魯青年、高山狗、杉樹,便足以創造出如江河壯闊不已的場景,讓讀者彷彿置身於多媒體視聽享受的境地。
正如李氏所析,作者採用電影的手法入詩,導演的攝影鏡頭,安置在「靜觀的杉樹」上,利用層遞、類疊的修辭句法,製造出緊張刺激的快速節奏,鏡頭由近而遠,一頭花鹿、一群泰耶魯青年、幾條黑瘦的高山狗,從杉樹背後如箭矢般慌張地往前飛奔,腳步聲、樹枝、樹葉折斷踐踏發出的聲音、狗吠聲、喘促聲、吆喝聲音排山倒海雜沓而過,終至逐漸遠去而變細微。不久之後,同樣的場景、音響,卻由遠而近由些微而轟然地向杉樹這方狂奔而來,立體的視覺映象,環繞的聽覺音效,原住民山林間狩獵的情景,淋漓盡致如在跟前。
然而全詩最精彩的地方,並不止於狩獵場景的意象鋪陳而已,妙就妙在最末一句,由快速的節奏急轉直下,嘎然靜止,時間彷彿停格似地,宛如一輛急速行駛的列車,忽然緊急煞住。一個知性的靈魂被拋出車外,靜靜地關照省思發生在周遭的這一切,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餘味無窮。從觀察者「我是一靜觀的杉樹」到杉樹「凝視著我」的內省自觀,原本熱烈參與的角色,跳脫變換轉化成一位清醒的局外人;把小我生活中一場難忘的經歷,提升為探索追問生命意義的思維層次,人生何嘗不是一個「獵場」呢?勞碌奔逐又所為何事?
精準的意象,簡潔的語言,若合符節的節奏,像建築美學對稱的技巧,貼切的隱喻,使得詩人喬林的這首作品,穿越時空卅載,可見好作品並不寂寞。而詩人啊!你究竟想要以什麼樣的身姿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