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桃園機場地勤安全今年狀況連連,至今發生六起須停機檢修的地安事件,高於一年最多五起的國際標準,另有兩起航空器輕微受損的違規事件。交通部昨宣布開罰長榮航勤六萬元、桃園航勤三十萬元,中油更因三度肇事,桃機擬首度祭出懲罰性違約金,但交通部非中油主管機關,已建議經濟部依石油管理法開罰十萬至五十萬元。
最近一起地安事件發生在二十二日晚間,中油未將油管分離虎航航機就移動油栓車,導致航機右翼加油孔損傷並漏油,加油員沒通報,隔天虎航調閱監視器才發現「出包」。
根據國際標準,每十萬架次只能發生兩起地安事件,桃機一年二十五萬架次頂多只能發生五起,今年六起事件已超標,中油占三件,桃園航勤兩件、長榮航勤一件。另有兩起違規事件,桃園航勤、聯邦快遞各一件。
民航局長林國顯表示,八起事件有六起是未按標準作業程序,其餘的兩起設備失效。長榮航勤雖僅肇事一次,但未主動通報故罰六萬元,桃園航勤肇事三次,重罰三十萬元。
肇事三次的中油,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說,中油不屬民航法規範業者,已發函經濟部要求督導,檢討加油流程及釐清責任,並建議依石油管理法開罰十萬至五十萬元。
桃機總經理林祥生指出,中油九月第二度肇事時已要求提出報告,現在還在三個月改善期又出事,將按合約開罰輸油設備使用費作為懲罰性違約金。桃機只是許可加油業者進駐服務,雙方非買賣關係,因此合約罰金不高,年底擬研議更強效的處罰機制,例如增設保證金制度。
為減少地安事件,林祥生說,機場將從一天抽查八架次提升為十二架次,並加裝動態監控系統,提高人員警覺。
據了解,各公司也提出內部行政懲處,桃園航勤懲處十一人,最重記兩大過、兩小過、兩申誡;長榮航勤、中油公司各懲處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