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光樓是金門代表性地標,常列為中外人士參訪金門的第一站。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金門縣社會福利好、以及政府提供離島補助,吸引不少台灣人爭相遷戶口,搶著當金門人。
據行政院主計處二○○六年至二○一六年的金門人口數據,人口從七點六萬人增長至十三點八萬人,十年之間人口成長近六萬人,增長近百分之八十二,但人口成長與幽靈人口比率均高居全國各縣市之冠。截至今年八月底止,金門全縣總人口數為十三萬九千四百四十人,但常住人口卻只有五萬多人。
到底為什麼那麼多人搶著當金門人?主要誘因還是衝著各項社會福利,包括機票打七折、生育補助金與全職媽媽津貼、免費吃營養午餐、免費搭公車、免費喝牛奶、大學前學餐費全免與就學補助津貼等,連高中職校女學生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也是縣府埋單等;但隨著「幽靈人口」愈來愈多,縣府也將許多好康設限,盼以在地為主。
金門讀書最幸福
獎學金400萬
在金門念書的學生堪稱是最幸福的,幼稚園到國中,學費、午餐費不用錢,還有免費牛奶喝;高中職以上有五千至一萬的就學補助、四千元交通津貼。大學生一學年就學津貼為一萬元、交通券四千元,連到金門求學的台灣學生,也納入受惠對象。
為吸引學測滿級分學生跨海就讀,金門大學祭出四百萬元獎學金,達七十級分者獎學金六十萬元、達頂標者四十萬元、達前標者獎十五萬元,分八學期發放。
返鄉交通船
比計程車還便宜
交通福利也驚人,搭公車、交通船不用錢,坐飛機也有七折優待。三節加過年,縣府出錢辦返鄉交通船,單程票價只要五百元,有人形容比搭計程車還便宜。
有許多人入籍金門,是為了藉由小三通前往廈門,由於小三通航線全票僅六百五十元,一天有二十多個航班,船班約半小時可到達,相較搭飛機到台灣,機票上千元、飛航時間至少一小時,要方便得多;一日生活圈的便利,讓金門人習慣假日往廈門跑,而非台灣,因為小三通的交通成本比台灣往返更經濟實惠。
育兒托育津貼
就醫免掛號費
為鼓勵生育,金門縣政府祭出婦女生產補助金二萬,雙胞胎六萬,三胞胎以上每人四萬,遠遠高於各縣市生育補助政策;還有育兒津貼:每月三千至六千元到五歲(依孩子數量而定);托育補助:每月至多三千至五千元到二歲(依補助資格而定)。
金門人看醫生不用掛號費,也讓台灣人驚訝,最大的部立金門醫院與一般診所同樣免費。部分診所收費,則是收個二十元意思意思;老年人裝假牙還有補助,但需「連續設籍金門滿十年」或「曾設籍累積滿二十年者」條件的縣民,才可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公所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