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鹿港訊】天主教上智文教基金會於日前舉辦「認識台灣之美」活動,帶領中部地區外籍配偶家庭,透過洪敏麟教授解說,共同欣賞彰化縣鹿港鎮風光,認識台灣古蹟藝術及鄉土文化。
鹿港原名鹿仔港,隸屬台灣彰化縣,為台灣三百年史中的一個歷史重鎮。地名由來說法不一,有一說是地名似鹿,故名鹿仔港;有一說法是昔日台灣中部多鹿,鹿港為鹿群常聚地,從荷蘭據台至清初,鹿群遍布,鹿的買賣興盛,故漢人便稱此地為鹿仔港;也有一說為該地是米糧集散地,而儲存稻穀用的方形米倉就叫做「鹿」,故稱此地為鹿港。
清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間,尤其是鹿港全盛時期,與現今的台南、萬華並稱為「一府、二鹿、三艋舺」台灣三大門戶。
聞名中外的鹿港「龍山寺」,號稱台灣佛教開山寺;擷取泉州開元寺的建築精華,宏偉典雅,是鹿港八景之首,有「台灣紫禁城」的美名,被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九曲巷」泛指鹿港街道幹線之後的彎曲狹隘小巷;冬季的鹿港,九降風寒意強,然九曲巷內則靜暖如春,故有曲巷冬晴之稱。
「半邊井」實為古井一半在自家庭園牆內,一半在牆外供人取用;睦鄰之心,從半邊井即可見識台灣濃郁的人情味。